[发明专利]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5570.3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薇;李高升;卢中昊;刘培国;周东明;覃宇建;黄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9/10 | 分类号: | H01Q19/10;H01Q1/50;H01Q1/36;H01Q5/307;H01Q5/357;H01Q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领结 十字 交叉 天线 | ||
1.一种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馈电装置、反射腔和四个振子单元,四个振子单元的外形尺寸相同且均为夹角为60度的扇形,四个振子单元呈领结型十字交叉分布,四个振子单元其四条弧形外边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振子单元间的夹角为90度,振子单元均包括扇形的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下两侧面均贴附有铜贴片,每个振子单元上均开设有自其中部且延伸至其弧形外边的方形槽,所述四个振子单元中每相邻的两个振子单元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一体成型的两个振子单元之间通过一具有开口的圆环形连接环连接为一体且其中一个振子单元的内端设有向中心延伸的连接片,两组所述带有两个振子单元的整体结构上下错位叠置且通过连接片上下连接在一起即组成了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单元,四个振子单元连接在一起组成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单元后通过一同轴馈电装置支撑在反射腔的口面上,所述反射腔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同轴馈电装置的底端穿过安装孔与SMA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馈电装置包括同轴内芯和同轴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连接片远离其所在振子单元的一端为半圆形端头,两组所述带有两个振子单元的整体结构上下错位叠置后上下两个连接片半圆形端头的圆心均与四个振子单元其四条弧形外边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且在同轴馈电装置的轴线的延伸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槽的尺寸越大,圆极化效应越好,轴比带宽越宽。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方形槽的长度以及槽宽,使得天线在需要的频段上圆极化效果最优,随着槽宽的增大天线的轴比效果增强,中心频率向低频偏移;随着方形槽长度的增加,天线的带宽增加,谐振效果增强,中心频率向高频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反射腔为圆台型空腔,所述反射腔底面为圆形,反射腔的顶部端口面也为圆形,且顶部端口面的直径大于底面直径,反射腔以其顶部端口面圆心和其底面圆心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呈轴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反射腔顶部端口面半径为60mm,底面半径为50mm,反射腔高度为4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四个振子单元其四条弧形外边所在圆周的直径等于反射腔顶部端口面半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单元的支撑高度等于反射腔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结型十字交叉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改变反射腔的结构能够改变天线的增益,频段以及带宽,其中反射腔越深即反射腔的高度越高,带宽越宽,增益越低;反射腔的面积越大,增益越高,带宽越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5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