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防腐高记忆超纤护甲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3058.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晖;周东;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06;B32B27/08;B32B27/40;B32B27/36;B32B27/32;B32B15/085;B32B15/09;B32B2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光侨大道33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记忆 超纤护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防腐高记忆超纤护甲,包括高强度超纤保护外层、高记忆纤维层、缓冲保护层、固油层、牺牲阳极层,其中固油层浸涂有缓蚀产品矿脂膏,超纤护甲从高强度超纤保护外层、高记忆纤维层、缓冲保护层、固油层到牺牲阳极层依次复合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牢固包覆在被保护体表面,高记忆、高强度、抗冲击、抗穿刺、耐候、耐酸碱、防腐性强的优势,在金属、混凝土、木制构造物的重防腐保护护甲上具有广泛的生产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制、混凝土制、金属制结构物的防腐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重防腐高记忆超纤护甲。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目前,重防腐主要采用重防腐涂层技术,以及诸如FRP、 PTC、HDPE、耐蚀钢等包覆技术,对结构物有长效保护效果。但针对处于海洋浪花飞溅区和潮差区结构物、钢结构节点等局部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现有重防腐技术都存在不足。涂层技术由于对基材表面状态要求高,因而后期修复维护困难;FRP包覆层易出现气孔,以及因其强刚性导致边缘密封性差,腐蚀介质一旦进入内部,形成隐性腐蚀,安全隐患更加严重;PTC 矿脂包覆技术使用材料种类多、工序繁琐,且短期内防护罩需要重复紧固,施工不够便利,工期长;HDPE矿脂包覆技术由于护甲不耐划伤、记忆性差、抗老化性能差,护甲易脱落损坏,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耐蚀不锈钢、钛钢等技术,由于材料价格昂贵,不利于大面积应用。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防腐高记忆超纤护甲来用于金属、混凝土和木制构造物的重防腐保护,该超纤护甲具有机械性能优良、耐老化、高记忆、操作简单、适应领域广的特点,与缓蚀剂、牺牲阳极配合形成重防腐层,适于生产和应用。
因此,现有技术存以上的缺陷,需要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混凝土和木制构造物的重防腐保护高记忆超纤维护甲,该超纤维护甲具有机械性能优良、耐老化、高记忆、操作简单、适应领域广的特点,与缓蚀剂、牺牲阳极配合形成重防腐层,适于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防腐高记忆超纤护甲,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强度超纤保护外层、高记忆纤维层、缓冲保护层、固油层、牺牲阳极层,其中固油层浸涂有缓蚀产品矿脂膏。
超纤护甲从高强度超纤保护外层、高记忆纤维层、缓冲保护层、固油层到牺牲阳极层依次复合为一体。
优选地,超纤护甲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法兰或自锁绑扎带。
优选地,自锁绑扎带独立使用或合成于护甲表面,相邻的两自锁绑扎带之间的带间距离设为10mm-500mm,自锁绑扎带采用高强度的金属、聚合物等单独或复合制成。
优选地,法兰上设置有间隔10mm-500mm的螺栓孔,法兰通过金属或螺栓紧固连接超纤护甲的两端,法兰采用金属、聚合物单独或复合制成。
优选地,矿脂膏成分包括矿脂、石蜡、复合防锈剂、缓蚀剂。
优选地,高强度超纤保护外层的厚度设为0.5mm-5mm,其中高强度保护外层的成分是且不限于超纤PU革。
优选地,高记忆纤维层设置为纤维网,高记忆纤维层的厚度设为0.05 mm-3mm,其中高记忆纤维层成分是且不限于芳纶纤维、聚酰胺纤维编制而成。
优选地,缓冲保护层的厚度设为0.1mm-5mm,缓冲保护层的成分是且不限于聚氨酯。
优选地,固油层设置为无纺布或毡,所述固油层的厚度设为0.1mm -10mm,固油层成分是且不限于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纤维制成。
优选地,牺牲阳极层为由金属及其合金轧制而成的箔状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层的厚度设为0.1mm-5mm。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