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变空间变结构烟气余热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613.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冬生;孙晋飞;刘世杰;李修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空间 结构 烟气 余热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变空间变结构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该壳体中用于作为烟气流道的三维变形管束,所述三维变形管束之间至少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所述壳体设有一空气入口及一空气出口,后侧板与上管板所形成的梯形流通断面为所述空气入口,布置在所述烟气流道下游端的一侧,且流通截面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递增,前侧板与下管板所形成的梯形流通断面为所述空气出口,布置在所述烟气流道上游端的另一侧,且流通截面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递减。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低负荷时,变空间设计导致流场内的换热有效面积下降,不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减轻了露点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特别是一种三维变空间变结构烟气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日益凸显,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节能减排工作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工业锅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小型工业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其热损失大。烟气余热回收器是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助燃风以提高锅炉效率的换热设备,长期以来,传统的管式空气预热器换热管通常采用普通光管,换热效率不佳,体积庞大,金属耗量多,而且在回收烟气余热过程中,因锅炉负荷的二次变化,烟气余热回收量变小时容易导致露点腐蚀等问题,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三维变空间变结构烟气余热回收器,实现变负荷调节运行,以期达到高效、低阻、节能、紧凑、防磨损等技术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三维变空间变结构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该壳体中用于作为烟气流道的三维变形管束,所述三维变形管束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所述壳体设有一空气入口及一空气出口,后侧板与上管板所形成的梯形流通断面为所述空气入口,布置在所述烟气流道下游端的一侧,且流通截面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递增,前侧板与下管板所形成的梯形流通断面为所述空气出口,布置在所述烟气流道上游端的另一侧,且流通截面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管板、下管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所述三维变形管束的下游端穿过上管板;所述三维变形管束的上游端穿过下管板,并留一定的长度,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前侧板的前侧并与前侧板的斜边相接,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后侧板的后侧并与后侧板的斜边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变形管束上游端布置有烟气进口,该烟气进口底部设有清灰口;所述三维变形管束下游端布置有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表面固定设有吹灰口。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变形管束由多个三维变形管排列组合而成,其排列方式为正方形或三角形,所述三维变形管由椭圆管经螺旋扭曲而成,其在最大变径凸点处相互接触形成自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回收烟气余热过程中,因锅炉负荷的二次变化,烟气余热回收量变小时容易导致露点腐蚀,通过三维变空间变结构设计,在低负荷时,变空间设计导致流场内的换热有效面积下降,不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减轻了露点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前侧板、后侧板示意图;
图5是三维本发明的布管示意图;
图6是三维变形管示意图;
图7是三维变形管束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上管板;2、吹灰口;3、空气入口;4、左侧板;5、空气出口;6、前侧板;7、烟气进口;8、下管板;9、清灰口;10、三维变形管束;11、右侧板;12、后侧板;13、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热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