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能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又能降低氮排泄的精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597.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强;吕永艳;滕乐帮;姜宝奎;刘晓;衣恒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20/111;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奶牛 性能 降低 排泄 精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中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能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又能降低氮排泄的精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报道,全国畜禽粪污年排泄量已超过全国工业废渣和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之和,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目前,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主要有氮、磷、甲烷等。奶牛对氮的转化率(利用率)较低,日粮中的氮转化为牛乳中氮的转化率仅平均为30%,其他剩余的氮大部分通过尿液和粪排泄。我国目前奶牛存栏1400万头,按每头奶牛每年排放粪尿中氨态氮(NH3-N)25.15kg、总氮(TN)89.82kg计,我国奶牛全年氨态氮和总氮的排泄量分别为:NH3-N 35.21万吨、TN 125.75万吨,对周围环境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己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研究已表明,氮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下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奶牛将尿氮和粪氮排泄到土壤中,再通过挥发(粪尿中氨态氮(NH3-N)、径流、反硝化等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氮在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硝酸盐对人体和家畜健康是无益的。硝酸盐经过还原作用在机体中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使血液的携氧能力减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硝酸盐还与机体内仲胺类物质发生作用生成硝铵类,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畸性。氮素还可以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降低水体的含氧量,不利于水中动植物的生存。氨排放于空气中就可变成铵,与酸发生反应产生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PM2.5),PM2.5对人的健康有害,而且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也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如前所述,由于奶牛对氮的利用率较低,没有被利用的氮大部分通过尿液和粪排泄,因此降低氮排泄的根本措施就是提高奶牛对氮的转化率,而要提高奶牛对氮的转化率首先就要搞清楚奶牛对氮的转化率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奶牛对氮的转化率较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猪禽等单胃动物一样,由于小肠氨基酸不平衡造成的蛋白质合成效率低所致;二是由于瘤胃发酵造成的氮损失。瘤胃发酵造成的氮损失又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瘤胃氮代谢造成氮的损失:瘤胃氮代谢,包括蛋白质以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简称非蛋白氮,NPN)分解产生氨态氮(NH3-N)和菌体蛋白的合成(菌体蛋白的合成就是细菌的生长繁殖)两个过程,可以看出在瘤胃内产生氨态氮(NH3-N)与利用氨态氮(NH3-N)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氨态氮(NH3-N)的速度大大超过利用氨态氮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特别是高效产氨菌(HAB)产生氨态氮的速度过快,没有合成菌体蛋白的氨态氮(NH3-N)即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造成了氮的损失;另一方面是瘤胃原虫造成氮的损失,瘤胃原虫既可以降解可溶性蛋白质,也可以降解不溶性蛋白质,瘤胃原虫在脱氨基作用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瘤胃原虫脱氨酶的活性较细菌高3倍(因此可以认为原虫分解蛋白质等产生氨态氮的速度为细菌的3倍),其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和脱氨基活性极大地促进了氨态氮的产生,但是,原虫只能产生氨态氮却不能利用氨态氮;此外,原虫对瘤胃细菌的吞噬作用使菌体蛋白在瘤胃内形成了大量无效的微循环,从而降低了蛋白质(氮)的利用效率。因此,原虫被认为是瘤胃内净产生氨态氮的微生物。抑制原虫必将提高奶牛对氮的利用效率,降低氮的排泄。
目前,在奶牛精饲料配制技术方面,常规的做法只是偏重于如何从数量和全价性上弥补粗饲料的营养不足以满足奶牛所需的营养,而基本上忽略了奶牛采食饲料后,经消化和吸收之后的排泄物对环境会有多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目前在奶牛精饲料配制方面基本上不考虑奶牛的氮的排泄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或者仅单一地调控瘤胃发酵(如在精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或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如在精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其目的也只是为提高奶牛产奶性能,而未曾考虑既要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又降低氮的排泄量,也就是说未将增产增收和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兼顾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奶牛产奶性能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配制奶牛的精饲料,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又可以降低氮排泄的精饲料,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