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精矿仓堆式配料的双堆配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934.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殷勤生;张忠军;石磊声;滕国刚;刘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C22B19/02;C22B1/1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式 混合精矿 配料过程 精矿仓 配料法 上料 成份要求 促进作用 烧结过程 生产过程 操控 料堆 预混 堆放 精细 优化 | ||
1.一种用于精矿仓堆式配料的双堆配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定点堆放:以主成分、造渣成分为依据,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Pb:1~2%,Zn:40~45%,Fe:8.0~12.5%,S:28~33%,SiO2:1~2%,Cu:1~2%为高锌矿, Pb:10~15%,Zn:25~40%,Fe:8.5~12.5%,S:25~30%,SiO2:3~8%,Cu:0.5~2%为铅锌混合矿; Pb:25~30%,Zn:20~25%,SiO2:3~5%为中间物料; Pb:0.5~1%,Zn:33~47%,Fe:7.5~11.5%,S:28~33%,SiO2:1~2%,Cu:10~15%为高铜锌矿; Pb:45~55%,Zn:10~15%,Fe:1.5~3.5%;SiO2:2~4%,S:10~15%,Cu:0.2~1%为高铅矿;按主成分含量对各精矿品种进行分类堆放,挂牌标示;
B提前预混:鉴于不同批次原料成分和水分含量差异,对A步骤中的高锌矿、铅锌混合矿、中间物料、高铜锌矿、高铅矿5类原料,将同一产地,不同批次的同类原料进行混合,使五种主配料结构原料成分控制在步骤A的原料成分范围内;
C计算:根据原料成分化验单进行配料冶金计算,要求混合精矿成分Pb:13.5~15.5%;Zn:30.5~35.5%;SiO2:2.5~4.0%;S:20.5~23.5%;Fe:8.5~12.5%;Cu:1.5%~2.5%;按每天烧结机对混合精矿处理量、天车抓斗每斗精矿量以5吨计、及根据混合精矿成分要求,计算出需要步骤B中各个原料的天车抓斗数、及各个原料之间天车抓斗数的最小配比;
D配料:在正式配料过程中,根据步骤C算出的各个原料之间天车抓斗数的最小配比,依次将步骤B中得到的高锌矿、铅锌混合矿、中间物料、高铜锌矿、高铅矿的配料抓斗均匀撒顶进行配料,循环上述配料过程,将各个原料的抓斗量达到步骤C计算得出的各个原料的天车抓斗数为止,最终形成配料堆;
E双堆配料:配料堆和上料堆分开设置,对步骤D中已完成的配料堆混合料进行均匀翻倒,翻倒后送往至上料堆,此过程中保持均匀撒顶并对配料总斗数进行核对,然后重复步骤D继续配料形成配料堆;
F 上料:在重复步骤D继续配料形成配料堆的过程中,对步骤E中形成的上料堆进行上料,一边配料、一边上料互不影响连续稳定进行,上料过程中利用纵向切削的方式实行下攒侧切的上料方式,即在上料堆侧面用天车抓斗进行下抓侧切的抓料方式,将上料堆的精矿均匀稳定的送入生产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矿仓堆式配料的双堆配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每天烧结机对混合精矿处理量按900吨计,根据混合精矿成分要求得出:高锌矿120~200吨、铅锌混合矿250~350吨、中间物料150~200吨、高铜锌矿90~150吨、高铅矿60~100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9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金精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湿法炼锌高锗原料及亚硫酸钙废渣的综合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