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卸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885.0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连加俤;孙富强;杨年喜;许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B01D29/11;B01D29/58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卸污装置,包括底架和三通连接管,底架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体凸轮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泵之间设有三通连接管,三通连接管另一管口与进口固气混流管下端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泵的出口均连接有弯管,弯管分别与汇聚三通管相对两管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进口固气混流管上端设置有真空过滤器,真空过滤器与辅助真空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废气出口球阀,辅助真空设备出口的辅助真空支管与辅助真空主管相连接,辅助真空主管与进口固气混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真空安全阀;进口固气混流管一侧还设置有固气混流进口管,固气混流进口管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进口球;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真空卸污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很多科学技术取得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动车高铁便是高新技术之一,现在的高铁排污都是通过真空集便器和水池将废物和废液收集起来,传统方式是通过污泥泵把粪污在终点抽走进行运输,这样效率低下,使用不方便,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对粪污卸除装置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真空卸污装置,能够使卸污效率高,使用方便,可靠性好,不易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真空卸污装置,包括底架、第一弹性体凸轮泵、三通连接管、出口混流箱、进口固气混流管、真空过滤器和传动箱,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体凸轮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泵,三通连接管上的直通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弹性体凸轮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泵进口通过法兰连接,三通连接管另一管口与进口固气混流管下端相连接;第一弹性体凸轮泵和第二弹性体凸轮泵的出口均连接有弯管,弯管分别与汇聚三通管相对两管口通过管道连接,汇聚三通管还设置有出口端;所述进口固气混流管上端设置有真空过滤器,真空过滤器与辅助真空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废气出口球阀,辅助真空设备出口的辅助真空支管与辅助真空主管相连接,辅助真空主管上端设置有进出气口,辅助真空主管下部与进口固气混流管通过一管道相连接,辅助真空主管与进口固气混流管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真空安全阀;所述进口固气混流管一侧还设置有固气混流进口管,固气混流进口管与进料管之间连接有进口球阀,进料管一端设置有进口,固气混流进口管上设置有控制支管,控制支管上设置有真空表和真空泄压阀;所述底架正上方的中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正上方通过支架设置有控制柜;所述第一弹性体凸轮泵驱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箱,第二弹性体凸轮泵驱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入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箱,相邻两管道法兰之间设置有静电消除线。
作为优选,所述出口混流箱上端设置有射流清洗口和检修手孔,出口混流箱下端设置有检修排液口,出口混流箱两侧分别设置有废料进口和废料出口,废料出口与出口混流箱底面之间设置有连接圆弧,连接圆弧所对应的角度为90°。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过滤器内从内侧壁到中心轴向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一级过滤筛筒、二级过滤筛筒和三级过滤筛筒,一级过滤筛筒上的滤孔直径为5-7mm,二级过滤筛筒上的滤孔直径为3-5mm,三级过滤筛筒上的滤孔直径为1-3mm,一级过滤筛筒的滤孔与二级过滤筛筒的滤孔错位设置,二级过滤筛筒的滤孔与三级过滤筛筒的滤孔错位设置,所述一级过滤筛筒与二级过滤筛筒之间的间隙为3mm,二级过滤筛筒与三级过滤筛筒之间的间隙为5mm。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过滤器一端插接有废气出口管,废气出口管管口呈喇叭形,废气出口管管口与真空过滤器一端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50-170mm,废气出口管直径为50-65mm。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箱内部的主动带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张紧轮通过齿形同步带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包角角度为130°-150°,第二驱动轮包角角度为180°-270°。
作为优选,所述固气混流进口管前端设置有弯头,弯头开口朝下;所述进口固气混流管的直径为固气混流进口管直径的2.5-5倍,进口固气混流管的长度为固气混流进口管直径的5-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吸污净化车
- 下一篇:便于潜水泵装卸的排水救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