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视频监控中进行交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0979.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滕芮杉;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N7/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杨亚会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通讯工具 视频监控系统 通讯服务器 视频监控 通讯客户 用户登录 传送文件 定时消息 即时聊天 即时通讯 离线消息 时间系统 视频截图 提醒消息 通讯工具 自动检测 自动启动 不在线 收发 数据库 传送 客户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视频监控中进行交互的方法,包括即时通讯工具的集成,即时通讯工具包括通讯服务器和通讯客户端。用户登录视频监控系统的时候能自动检测本地安装的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启动情况,如果没有启动则能自动启动该工具。即时通讯工具启动后,视频监控系统用户之间可以通过该工具进行工作的交流,比如传送视频截图,传送文件和即时聊天等,同时也支持离线消息的收发,即当用户不在线的时候,通讯服务器会把消息先存到数据库,等下次用户登录的时候再发送给他。用户也可以借助该通讯工具实现定时消息提醒,即用户事先在系统里面定制一些提醒消息,然后在指定的时间系统自动发送到指定用户的通讯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和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互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公安、政府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金融、学校、交通等行业先后建设大量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监控人员借助该系统不仅能实时掌握监控区域的最新情况,同时监控录像也能为事后追踪提供依据。
不过由于视频监控系统的特殊性,一般部署在独立的网络中,比如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部署在公安网或者是视频专网中,与外界的互联网是隔离开来的。所以监控人员的内部沟通交流很多情况下都无法借助与互联网上的一些成熟先进的工具。
信息的传递是如今各单位发展的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通信技术对视频监控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随着平安城市的建设,视频监控点越来越多,监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单位同时拥有几十个分支机构,监控员与监控员之间的交互越来越频繁,相关负责人也经常希望能够借助该系统能实时、快捷传达一些重要的思想或者是发布一些公告给其他工作人员。
其二,很多互联网先进的工具都无法在这个独立的网络中使用,很多文件的共享很多还是借助于U盘或者移动硬盘等工具进行拷贝,或者一些局域网传输工具,很少能够做到一个工具真正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融合,让通讯驱动业务流转,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候监控到异常情况,需要多个监控点的监控人员进行协同监控的时候,由于不能有效的进行图片或者文字等信息的交流,导致错失一些重要的机会,有时候甚至对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些地方使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对即时通讯工具有着迫切的需求,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互的新方法,来帮助用户解决通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互的新方法,以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人员的沟通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包括:通讯客户端和通讯服务器端;
所述通讯客户端,用于:用户登录,收发文字、图片和文件消息,当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者发送消息过来的时候,会在客户端进行显示。同时用户也可以用该客户端给别的用户发送文字或者图片消息;
所述通讯服务器端,用于:接收视频监控系统的消息请求,然后把该消息转给对应的目标用户,同时也可以接受来自客户端请求,把消息转发给其它用户。这些消息包括,文字消息,图片消息还有文件消息等。同时还能实时监测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消息是否马上转发提供依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登录视频监控系统时,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检测并启动通讯客户端的方法,包括:
当用户打开浏览器登录视频监控系统的时候,如果发现在本地安装的即时通讯客户端没有启动,那么将自动把它启动并登录。如果已经启动的话,则不再重新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