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协同环境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712.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驰;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协同 环境 数据传输 方法 传输 系统 装置 | ||
1.一种保障用户隐私与数据信息质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云平台向注册智能用户推送数据传输任务;
2)接受所述传输任务的用户向服务器确认自身的角色;
3)在包括数据聚合节点和信息聚合节点的聚合节点与云平台间分发自身的加密公钥;
4)数据传输节点传输任务所需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聚合节点;
5)收到数据传输节点发送的数据后,数据聚合节点对数据进行解密和检验,根据任务需求中的数据时间、位置范围,以及数据精度信息对数据进行统一化处理,包括去除任务需求外时间、位置范围内的数据,以及对过高精度的小数位进行舍弃;
6)数据聚合节点将接收的数据汇总并生成数据信息,再发送给信息聚合节点;
7)信息聚合节点将汇总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8)云平台生成数据汇总表,所述汇总表包括数据量和时间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数据传输节点进行验证;
9) 所述数据传输节点返回认可的消息后,云平台对所有参与的用户信息进行维护,包括增加奖励以及提高或降低信誉度;如果数据传输节点返回不认可的消息,数据传输节点需要将自己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通过将数据与数据聚合节点、信息聚合节点的信息进行比对,判断错误原因,并对相应的用户进行处罚,包括减扣奖励和降低信誉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聚合节点包括的数据聚合节点和信息聚合节点分别向云平台提交自身的加密公钥,所述云平台:
向数据聚合节点和信息聚合节点分发自身的公钥,
为数据聚合节点随机分配数据聚合单元,
向数据聚合节点分发信息聚合公钥,
向数据传输节点分发数据聚合单元的分配表和公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收到的数据聚合方案,即数据聚合节点分别负责汇总数据聚合单元中收集到的数据,收到数据聚合消息的数据传输节点用对应的数据聚合公钥将不同数据聚合单元对应的数据分别加密后发送给对应的数据聚合节点,并发送数据已发送的消息给云平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包括:
向云平台传输的数据聚合结束后,所述数据聚合节点:
统计每个数据聚合单元中的数据总量,
根据最终有效的数据计算数据传输节点的贡献比例和其传输数据在全部数据中的分布情况,
按所述分布情况生成每个数据传输节点的数据信息,
将所述数据信息拆分成随机的组合,
将用信息聚合公钥随机加密的统计信息向对应的信息聚合节点发送,如用户A向数据聚合单元α在数据聚合单元1内上传10份有效数据,在数据聚合单元2内上传5份有效数据,在聚合后数据聚合单元α分别通知5个随机生成的信息聚合节点用户A向其总共传输了2、4、2、1、6份数据,向云平台发送收到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包括:
收到数据聚合节点发送的数据信息的信息聚合节点:
汇总数据信息,
计算已收到数据信息中数据传输节点的传输数据总量和有效传输数据总量,
向云平台发送汇总后的信息,如有多个数据聚合节点分别通知该信息聚合节点用户A向其传输了2、10、3份数据,用户B向其传输了1、50份数据,则该信息聚合节点会通知云平台用户A收集了15份数据,用户B收集了51份数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包括:
收到数据信息后的云平台,首先将汇总的数据信息和收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有数据聚合单元的数据和统计信息不符,则联系该数据聚合单元对应的数据聚合节点进行勘误;
云平台汇总每一个数据传输节点的数据信息并发给该数据传输节点进行比对,如果有数据传输节点确认信息有误,则数据传输节点需将自己的数据直接发送给云平台供云平台进行验证,确定问题根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