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627.7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成;王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H01M10/54;H01M10/42 |
代理公司: | 44223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离子电池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从回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中拆下的若干单体电池中的每一个单体电池分别在具有温度差的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下存放预定时间后,分别测试每个单体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下的内阻,并计算得到每个单体电池在两个温度下的内阻差;(2)将内阻差小于或等于内阻差阈值的单体电池筛选出来。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准确性高,不易出现误判,可以实现将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航模、电工工具等动力行业替换下来的锂离子电池,重新梯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国内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汽车电池,出现了狂飙猛进的发展。
但是,随着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新的环保问题将伴随而生,正常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汽车上使用的寿命为3~5年,这些大量的动力锂电池,不能再继续使用后,需要回收处理。目前,常规的回收处理方法,是把电池拆解,将正、负极片、隔膜分开,通过粉碎,焚烧、用溶剂萃取里面的金属物质,然后再利用,这样的回收方式,会产生大量有害的废气、废液,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二次严重伤害。
国务院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实现汽车上淘汰下来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在储能、日常数码、家用电器等行业实现阶梯级利用。
理论上来看,动力行业,特别是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组,电池组的容量低于80%,就会被替换下来,每个汽车电池组都是由成千上万只单体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成,单体电池由于在制作工艺和涂覆材料上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的单体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自放电等性能上都存在差异,电池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单体电池性能的差异会逐渐扩大,由于部分电池的性能首先衰减和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实际上,每个淘汰下来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里,仍会有一半以上的单体电池,容量保持率会超过初始容量的80%。
另外,动力行业上的锂离子电池都是1C以上的高倍率电池,当无法进一步实现5C、10C或者更高倍率的使用要求时,实际上在1C或者更低倍率的电流下,完全可以继续充放电循环300次以上,能够满足储能、日常数码、家用电器等不需要高倍率电流充放电使用的行业要求。
要将动力行业替换下来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梯级利用,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可以从替换下来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里,将使用寿命能够满足梯级应用需求的单体锂离子电池,给筛选出来,又不能出现误判。
传统的筛选方法只是在常温下,通过测试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存储自放电等基本性能,挑选初始容量合格、电压高、内阻小、存储自放电小的电池,出货应用,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判,因为无法单纯的依靠容量、电压、内阻的初始数值,来判断该电池循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剩余的寿命能否满足储能、日常数码、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正常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从回收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拆下的若干单体电池中的每一个单体电池,分别在具有温度差的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下存放预定时间后,分别测试每个单体电池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下的内阻,并计算得到每个单体电池在两个温度下的内阻差;
(2)将内阻差小于或等于内阻差阈值的单体电池筛选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量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