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付系统的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846.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马镇平;陆费汉平;汪意恒;张帅承;徐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朗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付 系统 路由 智能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系统的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在线支付场景中,不同商户可能支持不同的支付方式,包括银行通道类、第三方通道类等支付方式,每种支付方式下又有多个银行,每个银行又有多个支付通道。随着商户、银行、通道的越来越多,在线商务企业公司对在线支付的稳定性、成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用户对及时获取相关产品服务及支付可靠性的期望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人工维护支付路由通道的方式,会导致对于支付通道异常的发现和处理的滞后,进一步导致支付成功率下降,恢复、开启和切换支付路由通道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大大影响了在线支付的双方的使用体验。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智能化监控支付通道的方法,以提高在线支付的可靠性以及双方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在线支付的支付通道依赖于人工维护,导致支付通道异常的发现和处理滞后,支付可靠性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支付系统的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系统包括多个业务单元及多个支付逻辑通道,所述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实时监视各个业务单元采用各个支付逻辑通道所进行的支付所产生的支付数据,支付数据包括支付总数、支付成功数、支付失败数、支付异常数,所述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还包括用于监控处于开启状态的支付逻辑通道的以下步骤:
S1、读取支付逻辑通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的关闭告警阈值;
S2、读取支付逻辑通道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的支付数据;
S3、采用预设的支付逻辑通道关闭准则,判断各个支付逻辑通道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支付逻辑通道关闭准则包含针对各个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数据的阈值判断条件,且与关闭告警阈值相关联;
S4、针对出现异常的支付逻辑通道,触发警报并关闭支付逻辑通道;
所述支付路由智能监控方法还包括用于监控处于关闭状态的支付逻辑通道的以下步骤:
S5、读取支付逻辑通道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开启阈值数据;
S6、每隔预设的时间间隔,读取处于关闭状态的支付逻辑通道的列表;
S7、对处于关闭状态的支付逻辑通道,进行生产流量测试,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支付逻辑通道开启准则,其中支付逻辑通道开启准则包含与支付逻辑通道关闭准则相对应的针对各个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数据的阈值判断条件,且与开启阈值数据相关联;
S8、针对符合支付逻辑通道开启准则的支付逻辑通道,开启支付逻辑通道并发出提示信息。
较佳地,支付逻辑通道关闭准则包括通用于所有支付逻辑通道的通用监控算法,以及专用于所有支付逻辑通道中的单个或部分支付逻辑通道的专用监控算法,所述通用监控算法包括关于预设的时间段内的支付成功数或者预设成功率的阈值判断条件。
较佳地,所述支付逻辑通道关闭准则包括以下判断条件中的一项、多项或其组合:
预设的时间段内,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成功数与支付总数之比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预设的时间段内,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中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成功率均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
预设的时间段内,支付失败数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
预设的时间段内,连续的多个子时间段中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成功率出现幅度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的抖动。
较佳地,所述用于监控处于开启状态的支付逻辑通道的以下步骤还包括,基于和单个业务单元相关联的各个支付逻辑通道的支付数据判断和该单个业务单元相关联的支付是否存在支付成功率过低的异常情况,并关闭存在异常的业务单元的支付功能。
较佳地,支付逻辑通道包括与多种在线支付平台相关联的通道、第三方支付通道以及与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支付相关联的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付系统的支付路由智能监控系统,所述支付系统包括多个业务单元及多个支付逻辑通道,其特点在于,所述支付路由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通道监视模块,用于实时监视各个业务单元采用各个支付逻辑通道所进行的支付所产生的支付数据,支付数据包括支付总数、支付成功数、支付失败数、支付异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抗阻力量练习仪
- 下一篇:体育锻炼用杠铃卧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