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内外循环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270.0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尚闽;沈志鹏;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11/65;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内外 循环 功能 室内空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内外循环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PM2.5、VOCs、微生物气溶胶、氨气、氡气和CO2等,主要的净化技术有通风、过滤、吸附、紫外、光催化和等离子体等。由于室外大气受到严重污染,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也不能够直接用来稀释置换室内的污染空气。因此,空气净化器成为人们净化室内空气的首选。但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并不能有效去除室内所有的空气污染物,例如,对CO2、氡气几乎没有任何去除作用,而人们如果长期处于CO2、氡气超标的环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伤害。因此,对于室内CO2、氡气等现有空气净化器难以净化的空气污染物,必须采取通风稀释的方式将污染物排到室外,使室内污染物降低到标准限值内。
因此,要想使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人们健康的要求,仅仅依靠室内空气净化器还不能够完全达到要求,还需要依靠室内外空气的循环置换才能满足要求。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要对引入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去除,以确保室内原有污染物得到去除的同时,不引入新的污染物。但使用外循环功能时,室内PM2.5和微生物只能被净化一次,对系统的单次净化效率有较高的要求;且在室外污染比较严重时,长期使用外循环会加大净化系统的负荷,降低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内循环可以对室内的污染物进行多次循环净化,能够将污染物降到极低的水平。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内外循环两种净化模式的新型室内空气净化系统,以实现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内外循环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能够高效去除PM2.5、VOCs、微生物气溶胶、CO2、氨气、氡气等室内空气污染物,清新室内空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内外循环功能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开设有出风口,底端开设有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内外循环切换开关,通过所述内外循环切换开关选择内循环进风口或外循环进风口进风;空气过滤膜元件,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的顶端敞口,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之间存在供空气流动的环空;紫外灯,所述紫外灯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内;光催化元件,所述光催化元件套在所述紫外灯上,且位于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与紫外灯外壁之间;轴流式风机,所述轴流式风机安装于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的敞口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直径为60cm,高度为100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的直径均为10cm,所述出风口的直径为30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元件包括光催化载体和光催化剂,所述光催化载体为螺旋式叶片结构,光催化剂负载在光催化载体上。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剂采用P25二氧化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为圆筒状结构,且其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膜元件外壁直径为50cm、内壁直径为40cm、高度为80cm、滤膜厚度为5cm、滤材展开面积4m2;所述滤材采用过滤级别为H12玻璃纤维滤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流式风机的功率为54w,最大风量为530m3/h,最大静压为300Pa,噪声45dB。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灯采用长度为70cm、功率为15W的UVC-254nm紫外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