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178.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1 | 分类号: | H04N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SAV的值和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消隐行时,统计连续有效数量;若连续有效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则在检测到下一个消隐行的EAV后,每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有效行时,解析检测到的有效行中包含的有效数据。在解析过程中,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再次检测到消隐行时,结束解析操作,并基于预设分辨率和接收时序,按照预设数据行格式将解析得到的有效数据重新组合成帧。如此,避免了采用CRC检测到出错就丢弃数据行而导致的丢行或丢帧问题,提高了对数据的容错性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媒体技术领域中,大多数采用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数字分量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根据传输速率的大小不同,SDI的种类包括有HD(HighDefinition,高分辨率)-SDI、3G(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SDI等。在通过SDI进行数据传输时,一般以行为粒度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先由SDI前期链路将接收的多个数据行按照接收时序组合成帧,之后,再将该帧数据传输给后续的显示处理模块以进行显示等处理。
如图1所示,一帧包括多个数据行,其中,前几行和最后几行称为消隐行,中间部分称为有效行。每个数据行均包括SAV(Start of Active Video,有效视频数据的起始)、EAV(End of Active Video,有效视频数据的结束)和消隐区间,而有效行还包括有效数据,该有效数据用于指示像素点的色度和亮度。根据SAV和EAV的值可以区分该消隐行和该有效行,例如,针对8比特精度而言,消隐行的SAV的值为OxFF0000ab,EAV的值为OxFF0000b6,而有效行的SAV的值为OxFF000080,EAV的值为OxFF00009d。
在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线缆长度的限制,数据在传输时容易出现传输错误的现象。目前,接收端一般采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技术对接收的数据行进行校验,以判断是否出现传输错误。然而,CRC技术只能校验出传输数据是否出错,但无法检测出具体是数据行中的哪一部分出错。因此,当检测出数据传输出错时,只能丢弃该数据行,从而导致出现丢行或丢帧的现象,数据的容错性处理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的容错性处理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消隐行时,统计连续有效数量,所述连续有效数量为连续接收有效的消隐行的数量,所述有效的消隐行是指包含的SAV和EAV均有效的消隐行;
若所述连续有效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则在检测到下一个消隐行的EAV后,每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有效行时,解析检测到的有效行中包含的有效数据,所述有效数据包含多个数据分量,用于指示像素点的显示属性;
在解析过程中,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再次检测到消隐行时,结束解析操作,并基于预设分辨率和接收时序,按照预设数据行格式将解析得到的有效数据重新组合成帧,以对传输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当基于接收的数据行中的有效视频数据的起始SAV的值和有效视频数据的结束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消隐行时,统计连续有效数量,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行且基于所述数据行中的SAV的值和EAV的值确定检测到消隐行时,判断所述消隐行是否为有效的消隐行;
如果所述消隐行为有效的消隐行,则增加所述连续有效数量,否则,清零所述连续有效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