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台走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705.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毛雨辉;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台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特性产品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台走线装置。
背景技术
走线机构多用于机床、升降门和电气柜等,对于地平式二维转台俯仰轴,转动范围一般不大于360度,没有走线问题;方位轴的走线问题多采用滑环解决,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方位轴转动造成的线缆缠绕,但滑环需要占据转台方位轴中心位置;另一种方法是多留出一部分电缆长度,在转台旋转过程中让电缆自己旋转,但随着转动角度增大,线缆缠绕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根据转台的使用要求,转台的方位轴为大口径的中空结构,并且转台方位轴的中空部分要摆放其它仪器,方位转动达到360度时,该转台的方位轴必须要有一套走线装置来解决方位轴的走线问题。
显然,亟需一种转台走线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平式二维转台方位轴系的走线装置,能够实现转台方位轴系360°范围旋转过程中线缆的自动收放。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台走线装置,其用于转台绕方位轴旋转时线缆的收放,包括:引线杆、走线柱、绕线筒及发条弹簧;其中,引线杆安装在转台叉臂内侧,用于在转台绕方位轴旋转时带动线缆;走线柱设置于转台底座,用于构成转台底座的走线路径;绕线筒处于走线柱与转台底座底盘之间,可绕转台底座旋转,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实现线缆的收放;发条弹簧一端固定于绕线筒,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用于在放线时使绕线筒与线缆复位。
优选地,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于引线杆上部。
优选地,所述引线杆中部设置有通孔,用于使线缆通过后,经走线柱绕行在绕线筒外壁。
优选地,所述引线杆作为转台绕方位轴旋转360°时的限位挡杆。
优选地,所述转台底座设置有出线口,用于在收线时供线缆在绕线筒绕行并折回后伸出。
优选地,所述方位轴中心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绕线筒与所述转台底座同轴设置。
优选地,走线柱为多个形状相同的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转台为地平式二维转台。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转台叉臂内侧设置引线杆,在转台绕方位轴旋转时带动线缆;利用设置于转台底座的走线柱构成转台底座的走线路径;借助绕线筒绕转台底座旋转实现线缆的收放;并设置发条弹簧在放线时使绕线筒与线缆复位。这样,在转台绕方位轴360°旋转时,本发明的走线装置即可实现线缆的自动收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走线装置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走线装置第一收线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走线装置第二收线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走线装置第一放线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走线装置第二放线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本发明的思路为:根据转台的结构形式和使用要求,地平式二维转台的方位轴为大口径的中空结构,并且转台方位轴的中空部分要摆放其它仪器,参见图1所示的转台结构,方位轴转动达到360度时,需要设计一种转台方位轴的走线装置,解决转台方位轴旋转过程中线缆的自动收放问题。
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转台自动走线装置,参见图2,所述自动走线装置包括:引线杆1、走线柱2、绕线筒3及发条弹簧4。
具体而言,引线杆1安装在转台叉臂内侧,用于在转台绕方位轴旋转时带动线缆,所述引线杆1同时可以作为转台绕方位轴旋转360°时的限位挡杆使用。走线柱2设置于转台底座的适当位置,用于构成转台底座的走线路径。绕线筒3处于走线柱2与转台底座底盘之间,可在与转台底座定位的同时绕转台底座旋转;线缆按收线方式固定到绕线筒3上,通过绕线筒3相对于转台底座的旋转来实现线缆的收放。发条弹簧4一端固定于绕线筒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用于在放线时使绕线筒3与线缆复位,所述发条弹簧4的应用可使走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线缆的一端固定于引线杆1上部。引线杆1中部设置有通孔,用于使线缆通过后,经走线柱绕行在绕线筒3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未经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支架
- 下一篇:电机‑变速箱动力单元及使用该单元的动力系统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