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360.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孙学礼;李跃峰;王志永;杨兴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肌肉 运动 检测 多频单振元 超声 换能器 | ||
1.一种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换能器组件(10)、匹配层(20)、电极引出线(30)、背衬层(40)、隔离层(50)和外壳,所述背衬层(40)堆叠在所述换能器组件(10)上,所述背衬层(40)和所述换能器组件(10)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其中,所述超声换能器组件(10)包括高频层(11)和低频层(12),所述高频层(11)、所述隔离层(50)、所述低频层(12)和所述背衬层(40)依次堆叠;所述高频层(11)的一面靠近皮肤;
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均为压电材料,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均被设置为工作在所述压电材料的近场;
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均单独发射和/或接收超声波,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均设置单独的所述电极引出线(30),由相互独立的脉冲信号分别驱动;
所述隔离层(50)设置在高频层(11)和低频层(12)之间,用于满足允许低频超声波通过并且隔离高频超声波的需求,使得低频层或高频层工作时相互不影响,所述隔离层(50)形状与所述换能器组件(10)对应,所述隔离层(50)的厚度和声阻抗与所述换能器组件(10)接收频率相匹配;
所述背衬层(40)的材料为空气或者固体材料,所述固体材料为钨粉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用于吸收多余的回波,增加换能器的带宽,所述背衬层(40)的厚度和声阻抗与所述换能器组件(10)接收频率相匹配;
所述背衬层(40)的背离皮肤方向的表面被设置为斜面;
隔离层(50)的声阻抗为换能器组件(10)的压电材料声阻抗的0.2-0.3倍,厚度为高频层(11)的超声波长的0.1-0.5倍;高频层(11)发射的脉冲被配置为测量肌肉表层信息,测量肌肉的深度在0mm-20mm之间,低频层发射的脉冲被配置为测量肌肉深层信息,测量肌肉的深度在20mm-80mm之间;高频层发射脉冲的信号频率大于等于5MHz且小于等于8MHz,低频层发射脉冲的信号频率大于等于1MHz且小于等于5MHz;
所述背衬层(40)的厚度为4至8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高频层(11)靠近皮肤的一面连接负极,背离皮肤的一面连接正极;低频层(12)靠近隔离层(50)的一面连接负极,靠近背衬层(40)的一面连接正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高频层(11)靠近皮肤的一面连接正极,背离皮肤的一面连接负极;低频层(12)靠近隔离层(50)的一面连接负极,靠近背衬层(40)的一面连接正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层(11)先开始工作,单独发射脉冲并单独接收脉冲,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后,所述低频层(12)再开始工作,单独发射脉冲并单独接收脉冲;或者所述低频层(12)先开始工作,单独发射脉冲并单独接收脉冲,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后,所述高频层(11)再开始工作,单独发射脉冲并单独接收脉冲。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层(11)和所述低频层(12)同时开始工作,均为单独发射脉冲并单独接收脉冲。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层(12)发射脉冲,所述高频层(11)接收脉冲。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层(12)和所述高频层(11)同时发射脉冲,仅所述高频层(11)接收脉冲。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肌肉群运动检测的多频单振元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频层(11)靠近皮肤的一面设置至少一层匹配层(20),所述匹配层(20)形状与所述换能器组件(10)对应,所述匹配层(20)的厚度和声阻抗与所述换能器组件(10)接收频率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