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压可调自稳单面薄膜节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459.4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玲;路长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压 可调 单面 薄膜 节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压可调自稳单面薄膜节流器,它解决了单面薄膜节流器的预压调节以及预压无法与工况相适应的问题,具有能使节流器预压进行调节的效果,进而使得节流器可以适应工况变动的应用要求;同时还可以自动平稳预压波动,从而实现对节流间隙的稳定控制,达到理想的节流比,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设置弹性薄膜,上阀体底部与弹性薄膜之间设置预压腔,预压腔与节流锥孔连通,节流锥孔内设置调节螺柱,调节螺柱设置上部出油孔,节流锥阀通过弹性元件支撑设置于上部出油孔中;下阀体顶部与弹性薄膜之间设置节流腔,下阀体顶部还设置节流台,节流腔通过节流台和弹性薄膜之间的节流缝隙与下部出油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中的静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压可调自稳单面薄膜节流器。
背景技术
静压技术在精密机械中具有广泛应用,静压导轨、静压轴承、静压丝杠是典型应用实例。节流器是这些静压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这些静压设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薄膜节流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为单面薄膜节流和双面薄膜节流。单面薄膜节流器可采用预压对节流间隙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节流效果,近年来受到重视。德国和台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应用。
目前,预压单面薄膜节流器的现状为:其预压在使用过程中是不可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适应工况变动的要求,这不仅使节流比不在理想的设计状态,而降低承载刚度,更糟糕的情况下,会造成静压系统的工作失效。同时,现有的预压单面薄膜节流器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根据供油压力或负载压力或其他工作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节流器自身的预压,无法实现与工况和工作负载相适应。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单面薄膜节流器的预压调节以及预压无法与工况相适应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压可调自稳单面薄膜节流器,其具有能使节流器预压进行调节的效果,进而使得节流器可以适应工况变动的应用要求;同时还可以自动平稳预压波动,从而实现对节流间隙的稳定控制,达到理想的节流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预压可调自稳单面薄膜节流器,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设置弹性薄膜,所述上阀体底部与弹性薄膜之间设置预压腔,预压腔与节流锥孔连通,所述节流锥孔内设置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设置上部出油孔,节流锥阀通过弹性元件支撑设置于上部出油孔中;所述下阀体顶部与弹性薄膜之间设置节流腔,下阀体顶部还设置节流台,节流腔通过节流台和弹性薄膜之间的节流缝隙与下部出油孔连通,调节螺柱在节流锥孔内上下调节位置进而调节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实现对预压腔预压的调节;在预压腔压力波动时,弹性元件自动产生压缩量的变化,进而稳定预压腔的压力。
本发明的单面薄膜节流器在上阀体上设有节流锥孔,节流锥孔内配合设置调节螺柱,调整调节螺柱在节流锥孔内的上下位置,就可以调节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进而调整了调节锥阀和节流锥孔间的间隙,从而调节了预压腔的预压,即改变了弹性薄膜上方的压力,使得弹性薄膜与节流台之间的节流缝隙发生变化,由此改变了节流缝隙的节流阻力,实现了对节流比的调节;
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供油压力或负载压力或其他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弹性元件可自动随这种变化产生压缩量的变化,进而对调节锥阀和节流锥孔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实现了对预压腔预压的自动稳定。
所述节流锥阀侧壁和调节螺柱配合处设置出油通道,出油通道下部与节流锥孔连通,出油通道上部与上部出油孔连通。压力油进入预压腔后,经由节流锥孔、出油通道由上部出油孔进入油箱。
进一步的,所述上阀体设置有供油孔,供油孔通过上部节流槽与预压腔连通。压力油在由供油孔进入上阀体后,经由上部节流槽进入预压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部节流槽和预压腔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部节流槽为环状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