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萃取分离常压重油减压渣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313.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升;曹睿;伍洛;刘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G21/06 | 分类号: | C10G21/06;C10G21/24;C10G21/22;C10G21/16;C10G2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分离 常压 重油 减压 渣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萃取分离常压重油减压渣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对常压重油和/或减压渣油进行萃取的步骤,其中,在萃取过程中还加入降粘剂。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利用极性力和氢键力的不同将渣油分成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脱沥青油中的S、N和金属含量,降低了后续装置的工艺或设备要求,减少了杂原子和重金属对催化剂的影响,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进行了清晰分割,提高了对轻重组分的选择性,同时提高了脱沥青油的拔出率;在溶剂萃取过程中加入降粘剂,能够提高渣油的传质效果,同时降低了设备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分离常压重油减压渣油的方法,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是常减压塔的塔底物料,分子量较大,沸点在350℃以上,稠环芳烃量较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在40%以上,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分解和缩合。由于其结构复杂,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日益匮乏。随着分子炼油的提出,重质油的有效利用成为炼油行业的重点议题,而重质油的有效分离是重质油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
在工业上处理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的技术方法通常有四大类,即重质油催化裂化技术,重质油加氢转化技术,重质油溶剂脱沥青技术和重质油的热加工技术。其中,溶剂脱沥青过程是物理过程,其他三者是化学过程。
溶剂脱沥青利用了丙烷、丁烷、戊烷等小分子烷烃对沥青质的不溶解性使得沥青质从油品中沉淀下来。由于在近临界和超临界状态下,小分子烷烃发生变化,溶解度的差异实现溶剂的回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从重质油品中提取轻油部分,然而除了沉淀沥青质时会携带部分胶质外,大部分的胶质和稠环芳烃并没有得到分离。而这些物质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会使催化剂结焦和中毒,造成设备堵塞,增加了装置的运行成本。
CN1093395A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含蜡原油的减压渣油生产优质普通石油沥青的方法,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进行分离,溶剂主要为丙烷、丁烷和戊烷,可以得到优质的普通石油沥青。该方法得到的产品只是普通的道路沥青,产品附加值低,且得到的重脱沥青油质量较差。
CN1315490A公开了一种从常压重油生产针状石油焦的方法,是将常压重油和焦化过程的循环油一起进行缓和热处理,然后进入延迟焦化装置,进行低温长停留时间的液相反应来生产出符合规格的针状石油焦,该方法得到的针状焦产率较低,耗时长。
CN105176579A公开了一种减压渣油/煤焦油轻质化和生产重交沥青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采用了重油催化裂化和溶剂抽提的联合工艺,溶剂采用的是混合C4。该方法分离时不够彻底,脱沥青油中依然含有大量的稠环芳烃,易生焦。沥青质中含有大量的胶质,直接用于调和生产道路沥青,附加值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萃取分离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的方法,其是利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通过萃取的方式将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分成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萃取分离常压重油和减压渣油的方法,其包括采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对常压重油和/或减压渣油进行萃取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采用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利用极性力和氢键力的不同将渣油分成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其中脱沥青油主要含有饱和烃和轻芳烃;脱油沥青相主要含有稠环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脱沥青油中的S、N和金属含量,降低了后续装置的工艺或设备要求,减少了杂原子和重金属对催化剂的影响,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上述方法中,所采用的极性非质子型溶剂包括含S=O的溶剂、C=O含的溶剂和含P=O的溶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含S=O的溶剂。
上述含S=O的溶剂优选包括环丁砜、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砜、2,4二甲基环丁砜以及其它含有S=O键的溶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毛坯件的装卡方法及卡具
- 下一篇:液压翻转钻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