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和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183.X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梅山浩哉;桥本达也;今西裕明;宫村幸延;鸟山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电池组 | ||
本发明为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反转板(41)通过改变其位置来使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彼此短路。温度感应部件(45)配置成在与所述反转板(41)改变其位置的方向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反转板(41)邻接。所述温度感应部件(45)的体积由于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所述温度感应部件(45)包含亚磷酸铝和碳酸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一种多个二次电池相互连接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4-082073(JP 2014-082073 A)公开了一种构型,其中在使二次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彼此短路的短路机构中配置有导电膜,并且当其中收纳了发电元件的容器内的压力上升时,该膜变形以使二次电池的两个电极彼此短路。
发明内容
在JP 2014-082073 A中记载的构型中,通过容易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薄膜的反转来形成短路。在短路形成之后,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膜由于外部振动等的输入而意外再度反转至通常状态而引起短路解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维持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与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短路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元件;收纳所述电池元件的外装体;设置在所述外装体的外部的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和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短路形成部;和温度感应部件。所述短路形成部通过改变所述短路形成部的位置来使所述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彼此短路。所述温度感应部件电绝缘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短路形成部邻接。所述温度感应部件相对于所述短路形成部配置在所述短路形成部改变其位置的方向的相反侧。所述温度感应部件的体积由于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所述温度感应部件包含亚磷酸铝和碳酸钙。
根据这样构成的二次电池,温度感应部件检测温度上升并且在温度达到阈值时膨胀,使得短路形成部被保持在其位置改变的状态下。由于可靠地避免了短路形成部由于振动等而返回至通常状态,所以可以可靠地维持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与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短路。
所述短路形成部可构造成提供所述电池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通电路径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改变其位置来切断所述电池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导通。利用此构型,当短路形成部改变其位置时,可以切断电池元件与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电流流动。
所述短路形成部可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的板的形状,并且可构造成通过反转所述短路形成部的弯曲方向来切断所述电池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导通。利用此构型,可以通过短路形成部的反转来可靠地切断电池元件与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电流流动。
所述短路形成部可构造成在所述外装体的内部压力上升时改变其位置。利用此构型,当短路形成部响应于外装体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而改变其位置时,可以使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和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短路。
所述温度感应部件可具有环的形状。利用此构型,通过膨胀的温度感应部件,可以可靠地维持短路形成部的位置改变的状态。
所述温度感应部件可包含5wt%以上50wt%以下的碳酸钙。通过包含5wt%以上的碳酸钙,可以获得达到亚磷酸铝的膨胀开始温度所需的热值。通过将碳酸钙的含量设定在50wt%以下,可以形成充分包含膨胀率高的亚磷酸铝的温度感应部件,并且因此使温度感应部件充分膨胀。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电池组,其中多个各自都根据第一方面的二次电池串联连接。根据这样构成的电池组,当一个二次电池的外装体的内部压力上升时,发生异常的二次电池的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和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可靠地彼此短路,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组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短路形成部改变其位置之后短路形成部能保持在其位置改变的状态下,所以可以可靠地维持第一电极的外部端子与第二电极的外部端子之间的短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包括固体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