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制负氧离子空气净化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621.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恩;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恩;李翔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1/00;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离子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检测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控制负氧离子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壮大,由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活排放垃圾越发增加,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有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且空气质量不佳会给人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例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等病症,因此空气质量检测以及空气净化的改进以及普及刻不容缓。
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可分为过滤型、负离子型、紫外线型、复合多功能型等多种形式。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目前,公知的室内空气净化器是由风机将空气抽入过滤器内,再由各种滤材如 HEPA、化学络合剂、负离子发生机等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传统空气净化设备一般只有使用不织布与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过滤肮脏的空气,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且这种空气净化设备往往只具有人工自我进行控制开启或者调节等功能,无法实现空气净化设备根据自身处在的室内外,自身职能感应下进行自我调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控制负氧离子空气净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控制负氧离子空气净化机,包括互联网智能控制器和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进风风机、回风风机、热交换装置和过滤网,所述进风风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一侧,所述回风风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另一侧,所述壳体一侧分别设置有新风进口A和回风出口A,所述壳体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回风进口B和新风出口B,所述热交换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中心位置,且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部分,所述新风出口B和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全热交换器另一侧设置有输气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全热交换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中心位置,且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部分,有助于加大气体热交换面积,增加本发明热交换质量。
优选的,所述全热交换装置为石墨烯全热交换装置,用于对于进出口气体的冷热空气交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具有高度导电性、高强度和超轻薄等特性,使得石墨烯全热交换器相比传统的热交换器交换热气效果更加显著且成本更低。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至少设置有一个输气管,且输气管端部设置有回风口和新风口。
优选的,所述新风口内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用于进一步净化空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新风口内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有助于对空气的净化。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四层过滤网组合而成,用于过滤向室内引进的空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四层过滤网组合而成的过滤网进行空气过滤,能够更深层次地净化空气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和毒素,增加本发明空气净化力度。
优选的,所述互联网智能控制器包括显示屏、按键、空气质量采集口、温湿度采集口、TF存储卡和控制芯片,所述按键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空气质量采集口内部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采集口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温湿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TF存储卡和显示屏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TFT显示屏,用于呈现信息。
优选的,所述按键包括风速选择键、自动模式按键和开关机按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按键能够选择控制不同的功能,使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环境,适用于各种人群。
优选的,所述进风风机、回风风机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风风机、回风风机和负氧离子发生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使得控制芯片能够根据使用者不同的设置来控制本发明的不同运作,增加了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优选的,所述回风进口B和新风出口B均与输气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全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中心位置,且将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部分,有助于加大气体热交换面积,增加本发明热交换质量;采用在新风口内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有助于对空气的净化;采用互联网智能控制器能够使得本发明能够通过在按键的不同设置的情况下进行调节,且进风风机、回风风机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使得控制芯片能够根据使用者不同的设置来控制本发明的不同运作,增加了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互联网智能控制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互联网只能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恩;李翔,未经李世恩;李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中冷器的气室结构
- 下一篇:一体式蜗壳、气动密封的动力涡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