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管理智能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524.X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郑文青;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7/007;F24F13/28;F24F11/00;B01D50/00;F24F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管理 智能 新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管理智能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空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风系统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传统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新风排风管道、控制器及可调风口等,在安装新风机时,根据房间面积大小进行风管的选择及分布,同时设定好对应的新风、排风档位,根据需要调节档位,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传统新风系统不具备智能监测和控制的功能,不能实时监测室内环境状况,无法进行风量大小的精确控制,无法针对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节。
专利CN101769585A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控制装置,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电动阀,计算控制器等构成,通过对室内外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监测,进行风阀的调节,以应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变化。该装置适用于单个房间,不能覆盖家庭的所有房间,需要和空调系统相配合,电动风阀安装于室内风口容易产生动作噪音,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存在布线困难的问题,新风开启判定条件比较复杂。
专利CN202403371U公开了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利用房间中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人员情况,利用风管内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VOC传感器空气进行监测,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智能调节风阀,将整个系统智能化。缺点是该系统适用于单个房间,不能覆盖家庭所有房间,需要和空调系统相配合,电动风阀只能进行单一的开闭,且电动风阀安装于室内风口容易产生动作噪音,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存在布线困难的问题,新风开启的判定不够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管理智能新风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新风管理覆盖家庭所有房间,对所有房间的空气质量实行均衡管理;
2)在所有房间中安装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的PM2.5、CO2浓度、温湿度、TVOC等值,根据各值的指标调整各房间风量大小,实现风量的动态精确调节;
3)采用无线通信,避免大面积布线的问题,可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软件进行远程操作;
4)风量控制装置集中于空气管理箱中,进行集中控制,可避免风口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管理智能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空气管理装置、第一风管、集成传感器节点、中心主控制器;所述新风主机通过第一风管与空气管理装置连接;中心主控制器与设置在各个房间的集成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连接;空气管理装置的出风口连通至一个或多个房间。
优选地,所述新风主机为单向流新风主机、全热交换新风主机或者带除湿功能的新风主机;所述新风主机上设置有新风主机控制板,与中心主控制器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风主机上设置有新风口和送风口,所述送风口通过第一风管与空气管理装置连接;所述空气管理装置的出风口通过第二风管连通至房间,且所述空气管理装置位于该房间的室外。
优选地,所述空气管理装置包括钣金外壳以及设置在钣金外壳内的滤网集成模块、风量控制装置和执行器控制板;所述执行控制板设置在风量控制装置内,与中心主控制器无线连接;所述钣金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与相应房间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与各房间通过风管连通。所述空气管理装置主要负责空气的过滤处理和各房间风量的动态调节。
优选地,所述滤网集成模块包括在进风至出风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中效滤网和高效滤网,或者在进风至出风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静电除尘装置和高效滤网。滤网集成模块负责外部空气的过滤。
优选地,所述风量控制装置包括新风导向板和若干风阀,所述新风导向板设置在靠近滤网集成模块的一侧,所述风阀设置在各出风口的前端。通过风阀可改变各房间的风口大小,以实现各房间的风量大小的调节。风阀的数量与所述的设置在钣金外壳上与各房间连通的出风口数量一致。
优选地,所述风阀包括风阀固定框架及设置在风阀固定框架内的风阀密封门、传动杆和风阀电机,所述风阀电机与传动杆连接,风阀密封门与传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新风导向板包括上导向面、下导向面;
上导向面将新风导向风量控制装置内部腔室的上风量控制区;
下导向面将新风导向风量控制装置内部腔室的下风量控制区;
在高度方向上,出风口位于上风量控制区与下风量控制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