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361.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雪,王宝筠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状态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
从预先为所述电池配置的环境温度与底端电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具有映射关系的底端电量,所述底端电量用于表示使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可用的最低电量;
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并判断所述剩余电量是否低于所述底端电量;
如果所述剩余电量低于所述底端电量,则将所述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确定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剩余电量不低于所述底端电量,则获取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
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确定所述电池的SO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最大额定电量;
将所述最大额定电量与所述底端电量之差,确定为所述电池在所述温度环境下的额定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确定所述电池的SOC,包括:
计算所述剩余电量与所述底端电量之差,作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可用电量;
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可用电量与额定电量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SO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预先为所述电池配置的环境温度与底端电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具有映射关系的底端电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最大额定电量;
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
分别计算所述最大额定电量与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之差,作为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底端电量;
依据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底端电量,为所述电池配置环境温度与底端电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6.一种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预先为所述电池配置的环境温度与底端电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度具有映射关系的底端电量,所述底端电量用于表示使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可用的最低电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剩余电量是否低于所述底端电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确定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否时,获取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确定所述电池的SO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最大额定电量;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最大额定电量与所述底端电量之差,确定为所述电池在所述温度环境下的额定电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剩余电量与所述底端电量之差,作为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可用电量;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下的可用电量与额定电量的比值;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比值确定为所述电池的SOC。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的最大额定电量;
第六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最大额定电量与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额定电量之差,作为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底端电量;
配置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电池在各个环境温度下的底端电量,为所述电池配置环境温度与底端电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3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在线放电巡检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SOC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