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量子加密的视频通信系统以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685.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刁磊;罗东礼;房滔;翟小刚;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盛晓颖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量子 加密 视频 通信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视频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视频会议模块以及一会议总控模块,每个视频会议模块至少包括一视频会议终端和一对应的量子密钥机,会议总控模块包括一会议控制终端和一对应的总控量子密钥机,总控量子密钥机与量子密钥机至少接入量子网络,总控量子密钥机与所有量子密钥机中至少预存所有量子密钥机以及总控量子密钥机的网络地址和网络账户,总控量子密钥机分别与每个视频会议模块的量子密钥机各自生成点到点的包括第一密钥与第二密钥的密钥对,本发明将QKD技术与视频通信有效结合,实现了多方加密视频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通信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视频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通信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存在着视频通信被非法截取的可能。为了保障视频通信的安全性,需要对视频信息进行加密。加密涉及加密算法和密钥两部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加密算法趋于高度复杂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密钥的生成以及传输却容易被破解,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随着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成为解决密钥生成以及传输等安全性问题的希望。利用“单量子不可克隆定理”(No-Cloning Theorem)来实现密钥配送的绝对安全。“不可克隆定理”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推论,它是指量子力学中对任意一个未知的量子态进行完全相同的复制的过程是不可实现的,因为复制的前提是测量,而测量一般会改变该量子的状态。QKD技术中的密钥的每一位是依靠单个光子传送的,单个光子的量子行为使得窃密者企图截获并复制光子的状态而不被察觉成为不可能,从而保证了密钥生成以及传输的安全性。
然而,如何在视频通信中利用QKD技术,实现多个装置的整合,从而进行可靠高效的视频通信成为新的课题,尤其是如何利用QKD技术进行多方加密视频通信成为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视频通信技术与QKD技术结合,提供一种可靠高效的基于量子加密的视频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视频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视频会议模块,每个视频会议模块至少包括一视频会议终端和一对应的量子密钥机,视频会议终端通过第二内网和量子密钥机连接;每个视频会议模块中的视频会议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每个视频会议模块中的量子密钥机之间至少通过量子网络连接;一会议总控模块,会议总控模块包括一会议控制终端和一对应的总控量子密钥机,会议控制终端通过第一内网和总控量子密钥机连接,会议控制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总控量子密钥机至少接入量子网络;总控量子密钥机以及所有量子密钥机中至少预存所有量子密钥机以及总控量子密钥机的网络地址和网络账户,总控量子密钥机分别与每个视频会议模块的量子密钥机各自生成点到点的包括第一密钥与第二密钥的密钥对。
优选地,会议总控模块还包括一网关,网关分别连接会议控制终端和每个视频会议模块中的视频会议终端,网关中储存所有视频会议模块的网络地址和视频会议模块中的量子密钥机的网络账户,以及会议总控模块的网络地址和会议总控模块中总控量子密钥机的网络账户。
优选地,会议控制终端中储存所有视频会议模块的网络地址和视频会议模块中的量子密钥机的网络账户,以及会议总控模块的网络地址和会议总控模块中总控量子密钥机的网络账户。
优选地,每个视频会议模块中的量子密钥机以及总控量子密钥机通过第三内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