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带宽资源回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122.8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11 | 分类号: | H04L12/911;H04L12/917;H04L12/927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小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除链路 目标链路 链路 隧道带宽资源 新链路 带宽 剩余带宽资源 冗余带宽 资源带宽 回收 数据量 拆除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带宽资源回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链路的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新建一条目标链路时,在剩余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已建立的链路中保持优先级最低的链路开始,选择在足以满足所述目标链路所需带宽的基础上,拆除链路数据量最少且拆除链路冗余带宽最小的链路进行拆除;基于拆除链路得到的带宽新建所述目标链路,该方案能够迅速定位到最优可利用资源带宽,保证新链路的建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带宽资源回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流量工程在建立隧道时,需要确保为所有链路提供有保证的带宽。而在接口带宽一定的基础上,有可能满足不了所有链路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目前采用的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就是拆除其他链路并利用其释放的带宽来满足当前链路建立需要的保证带宽。承载网中,定义了一套资源回收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管理中心,来提供给不同的流量工程使用,当出现资源不足时,对快速回收抢占资源提供依据。
图1描述了在流量模型中进行带宽资源管理的过程。在接口带宽分配初始化的同时,需要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初始化表,记录初始保证带宽情况。在建立隧道链路(以下简称链路)时,更新数据管理表,当建立隧道链路出现带宽不足时,向资源管理表查询是否存在可回收带宽资源,如果存在则建立链路,否则的话建立隧道链路失败。
MPLS-TE流量工程利用可用资源沿链路建立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签交换路径),从而确保始终为特定流量提供带宽保证,以避免在稳定或故障的情况下出现拥塞。DS-TE使MPLS-TE感知到CoS(grade of service,服务等级),允许根据CoS细粒度来预留资源,并在每个CoS级别提供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容错机制。通过将DiffServ(区分服务)与TE(traffic-engineering,流量工程)的功能结合在一起,DS-TE可提供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保证以满足严格的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如语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和帧中继等。
在建立LSP的过程中,当带宽无法满足时,一种解决方法是拆除另外一条已经建立的路径,占用为它分配的带宽资源,这种方式称为抢占。在抢占过程中,如何快速定位到最优可利用的链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此,目前不同的厂商第一的回收原则不尽相同,并没有统一的处理方式,导致新链路的建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带宽资源回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链路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带宽资源回收方法,包括:在新建一条目标链路时,在剩余带宽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已建立的链路中保持优先级最低的链路开始,选择在足以满足所述目标链路所需带宽的基础上,拆除链路数据量最少且拆除链路冗余带宽最小的链路进行拆除;基于拆除链路得到的带宽新建所述目标链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新建所述目标链路之前,将已建立的链路的各个保持优先级与有序链表建立对应关系,所述有序链表中包括至少一项已建立的链路与该链路已分配的带宽的信息;所述选择在足以满足所述目标链路所需带宽的基础上,拆除链路数据量最少且拆除链路冗余带宽最小的链路进行拆除,包括:从已建的链路中保持优先级最低的优先级所对应的所述有序链表中开始查找满足目标链路带宽需求的至少一种待拆除链路的第一链路组合,筛选出所述第一链路组合中需拆除链路数量最小的第二链路组合,在所述第二链路组合中选择冗余带宽最小的第三链路组合,拆除所述第三链路组合中的链路。
可选的,所述有序链表中按照已建链路的建链优先级的顺序进行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