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137.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虎;王建雨;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箱 背板 连接器 测试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包括板状的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机箱上的导轨导向配合的导向结构,前端设有用于与机箱上相应插槽内的背板连接器适配的测试连接器,后端设有供测试信号引出的信号引出端子,所述工装主体上还设有连接在测试连接器与信号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路。使用时工装主体能够通过导向结构与机箱上的导轨导向配合,从而能够便于顺利插合到位。另外,工装主体上设有与机箱的插槽适配的助拔器和锁紧条,能够辅助工装主体的功能模块插接到位和顺利拔出,并保持可靠锁紧,从而能够适应振动、冲击、加速度等环境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模块化的机箱在大型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960132 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模块化机箱,包括由前面板、左右侧板、上下盖板和后面板组成的机箱主体,机箱主体的前侧设有供功能模块插入和拔出的板卡插拔口,上下盖板上设有用于对功能模块的前后插拔进行导向的导轨,后面板即背板上设有背板连接器插座。功能模块为板卡形式,其上下两侧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向结构,前端设有用于与背板连接器插座连接的模块插头,背板连接器插座和模块插头构成成对适配的连接器。为了保证功能模块能够准确插接到位和顺利拔出,功能模块上还设有助拔器以及用于使插接到位的连接器保持可靠插合状态的锁紧条。通过在机箱上设置多个插槽并通过导轨插入多只相应的功能模块,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块化集成。
实际使用时,往往需要对机箱1的背板上的某一个连接器插座信号进行测试,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提前在机箱的外部设计测试点3,将需要测试的信号引出进行测试;二是将测试线缆组件4用工具深入机箱1上供功能模块6插入的插槽2的内部,使测试线缆组件4上的对应测试连接器51与机箱背板上的背板连接器进行连接,再通过测试线缆组件上与测试连接器51相连的线缆52将需要测试的信号引出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
但是,第一种设计测试点的方法需要在机箱内部设置测试点与相应背板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增加了机箱的复杂程度,且测试点数量有限,不可能将机箱内部的信号一一引出进行测试。第二种测试方法,首先,测试连接器与待测试模块之间无锁紧固定机构,因此只能进行一些静态测试,在不设计额外锁紧固定工装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诸如振动、冲击、加速度等环境试验;其次,测试连接器使用时需要深入机箱内部,连接很不方便,不能保证测试连接器与背板连接器的良好插合,同时很多背板连接器存在大量的具有浮动结构的射频接触件和光纤接触件,这就导致在不设计额外锁紧工装的情况下,测试连接器很难保持良好插合状态;再次该类测试方法对于低频信号一般采用焊接线缆的形式将信号引出,因为阻抗的因素会导致不连续信号的传输速率往往较低,尤其在焊接的位置阻抗变化较大,数据传输速率低,无法对一些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模块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的测试方式操作不便、容易插合不到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箱背板连接器测试工装,包括板状的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的宽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机箱上的导轨导向配合的导向结构,前端设有用于与机箱上相应插槽内的背板连接器适配的测试连接器,后端设有供测试信号引出的信号引出端子,所述工装主体上还设有连接在测试连接器与信号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线路。
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与机箱的插槽适配的助拔器和锁紧条。
所述工装主体包括在插接到位时位于机箱内的导向部分和在插接到位时位于机箱外的延长部分,所述信号引出端子设置在所述延长部分上。
所述工装主体与所述信号引出端子对应的后端为盒体结构,所述信号引出端子设置在盒体结构的后端面上。
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与机箱的插槽适配的助拔器,所述工装主体包括板体,所述导向部分包括罩设在板体上的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盒体结构之间设有供助拔器操作的操作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