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折儿童推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8010.7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立新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凌信景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推车 车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折儿童推车车架,把手下端通过关节A与推杆上端可转动连接,通过关节A控制把手相对推杆转动折叠,前脚杆上端、推杆下端及第一联动杆前端通过关节B可转动连接,通过关节B控制前脚杆相对推杆转动折叠,后脚杆上端、座位杆后端和第二联动杆下端相互铰接于第二铰接点,前脚杆、推杆、座位杆和第二联动杆通过第四铰接点、关节B、第三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连接而形成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且第四铰接点位于关节B的下方,使得车架收折时,关节A向下运动,且前脚杆则绕关节A朝后脚杆向上翻转,最终实现联动折叠,具有收折顺畅、快速和整体折叠体积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童车,尤其是一种三折儿童推车车架。
背景技术
为方便携带、运输及收纳,实现童车折叠体积最小化,各个童车设计厂商均在持续地改进、完善其折叠机构。中国专利ZL201520698958.2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进行收折时,其前后脚杆相向靠拢。然而采用该技术方案,完成收折后,其体积仍较大,不便于外出携带及运输。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折儿童推车车架,把手下端通过关节A与推杆上端可转动连接,通过关节A控制把手相对推杆转动折叠,前脚杆上端、推杆下端及第一联动杆前端通过关节B可转动连接,通过关节B控制前脚杆相对推杆转动折叠,后脚杆上端、座位杆后端和第二联动杆下端相互铰接于第二铰接点,前脚杆、推杆、座位杆和第二联动杆通过第四铰接点、关节B、第三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连接而形成可折叠的四连杆机构,且第四铰接点位于关节B的下方,使得车架收折时,关节A向下运动,且前脚杆则绕关节A朝后脚杆向上翻转,最终实现联动折叠,具有收折顺畅、快速和整体折叠体积小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三折儿童推车车架,前脚杆、后脚杆、推杆、把手、座位杆、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
所述前脚杆下端设有前轮组件,所述后脚杆下端设有后轮组件。
所述把手两端与两推杆上端之间相应设有可相互切换解锁/锁定状态的关节A连接。
所述前脚杆上端、推杆下端及第一联动杆前端之间设有可相互切换解锁/锁定状态的关节B,且所述关节B位于所述关节A下方。
所述第一联动杆后端与后脚杆铰接而形成第一铰接点。
所述后脚杆上端、座位杆后端及第二联动杆下端之间相互铰接而形成第二铰接点,且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上方。
所述第二联动杆上端与推杆铰接而形成第三铰接点,且所述第三铰接点位于关节B与关节A之间。
所述座位杆前端与前脚杆铰接而形成第四铰接点,且所述第四铰接点位于所述关节B的下方。
所述关节B包括与推杆下端连接的上关节块B和与前脚杆上端连接的下关节块B,所述第一联动杆前端可转动地与上关节块B连接,所述上关节块B和下关节块B相向侧均设有关节B凹腔,两所述关节B凹腔之间弹性滑动地设有关节B卡块,且每一所述关节B凹腔内侧与关节B卡块周向之间沿轴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凸筋B和凹槽B,所述第一联动杆前端可滑动地设有可伸入关节B凹腔内以顶压关节B卡块使得关节B卡块脱离上关节块B之关节B凹腔而解除关节B锁定状态的关节B解锁件。
所述关节B卡块与下关节块B之间设有关节B弹性复位件使得关节B卡块同时卡入上关节块B和下关节块B的关节B凹腔内而锁定关节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立新,未经宋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8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折叠的儿童伞车
- 下一篇:用于运载儿童的双悬挂可躺卧的设备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