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工作方法及其检修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7386.6 申请日: 2017-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70420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5
发明(设计)人: 狄晓东;顾健;徐慎忠;王发贤;陆倩;张乃燕;王晓梁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
主分类号: B01D45/02 分类号: B01D45/02;B01D45/04;B01D53/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22600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节能型 石墨 烟气 除尘器 工作 方法 及其 检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连接于壳体的上方,所述下封头连接于壳体的下方,所述下封头的下方设有除灰箱,所述除尘箱的下端设有除灰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石墨管束,所述上封头与壳体的衔接处横置有上石墨管板,所述下封头与壳体的衔接处横置有下石墨管板,所述石墨管束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石墨管板和下石墨管板相连,且所述石墨管束的管程连通上封头和下封头的内腔,所述上封头上设有高温烟气入口,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低温烟气出口,所述石墨管束的管程内流动有烟气;

所述壳体的壳程内流动有循环水,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循环水出口;

所述低温烟气出口的外侧连接有出口烟道,所述出口烟道的下方设有接收结露的水漠除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管束选用酚醛树脂浸渍石墨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与壳体之间通过四氟盘根、O型圈和压兰组合密封,并通过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和壳体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片,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均设有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热水管与水箱相连,所述水箱的其中一出水端通过除氧系统与锅炉相连,另一出水端通过暖水管与循环水进口相连,所述暖水管上靠近循环水进口处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冷水进口,所述水箱上接有冷水管,所述热水管、暖水管和冷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有放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均布有4个耳式支撑座,所述壳体的上部通过水管连接有水位报警器。

8.一种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除尘过程和烟气换热过程;

所述烟气除尘过程为:进入石墨管束的管程内的烟气中的颗粒粉尘在自重和流动惯性作用下从烟气中分离,沉积到除灰箱后由除灰口排出;烟气温度降到酸露点以下,烟气中SO2、NO2等有害介质凝结成雾状或液态从烟气中分离,在出口烟道中沉淀至水漠除尘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换热过程放出的热量Q由下式计算:

Q=G×C×(T1-T2) 式(1),

式中,G为烟气流量,m3/h;C为烟气密度,kg/m3;T1为换热前烟气温度,℃;T2为换热后烟气温度,℃;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下式计算:

式中,Q为传热量,kJ;A为换热面积,m2;K为总传热系数,kJ/m2·℃·h;ΔTm为对数平均温度差,℃;

其中,ΔTm的计算按照两流体流向为逆流关系而定,逆流时,

式中,T1、T2-----烟气的进口及出口温度,℃;t1、t2----循环水的进口及出口温度,℃。

10.一种节能型石墨多管烟气除尘器的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石墨管检修方法

(1-1)石墨管损坏及胶结缝渗漏原因包括:运输安装过程中因严重的振动而损伤、使用过程水锤冲击或温差突变所致、在冬季由于积水而冻坏、操作过程中压力突然增大冲击损坏、超过使用温度造成损坏、制品质量不良引起的;

(1-2)石墨管损坏现象及破损的位置:除受强烈的横向负荷冲击振动造成折损和由于石墨管质量不佳产生的纵向裂纹及水眼渗透,大部分损坏都发生在石墨管与石墨管板胶结的位置上,由于胶结缝裂开,造成石墨管内外介质渗透,也有在其他位置断裂;

(1-3)修复方法:①如损坏的石墨管数少,利用和石墨管板孔径相符的石墨塞,将损坏的石墨管两端的石墨管板孔用胶结的方法堵死;②如损坏的石墨管数多,全部堵塞影响设备换热面积,可将损坏的石墨取出,更换新石墨管;

(1-4)堵管

1-4-1)准备

①现场需要具备通电、通水、通蒸汽、通压缩空气的条件,拟维修设备的上、下封头已经打开,清理干净内部杂物和有害介质,已经做好防雨措施,保证施工区域不被雨淋;

②对需要堵管的设备清洗烘干:先用蒸汽、热水或化学清洗剂清洗干净石墨管板内孔;

③查漏:对每根石墨管进行单根试压查漏,使用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试验压力一般0.2MPa,对发现有渗漏的石墨管做好标记和记录;

④粘结剂试样:根据计划施工日期的天气情况和当天天气情况按照规程做粘结剂试样,以确定正式施工时粘结剂的配比和一次配制量;

1-4-2)施工

①打磨石墨管板内孔:用圆锉、钢丝刷打磨石墨管板内孔孔壁,清除其上的杂质、垢层,露出石墨本色为止,打磨深度大于需要堵塞区域,如果发现石墨管板内孔孔壁有被冲刷、腐蚀出较深的凹坑,需要先用胶泥修补,待充分固化后再堵,不能使石墨管板内孔扩大,以保证堵头与石墨管板内孔间距即粘结剂厚度;

②烘干:石墨管板内孔孔壁打磨合格后,用碘钨灯对每个孔进行烘烤,使其保证干燥;

③粘结剂调配:按照准备工作时评定的工艺进行操作,配比根据已做试样确定,用校核过的台秤称量树脂、石墨粉,用量杯计量固化剂、添加剂,先把称量好的一批树脂倒入搅拌桶内,再倒入石墨粉和固化剂,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0-15min,观察粘度和混合均匀情况,混合均匀后倒在容器内,送到涂抹粘结剂的现场,再做下一批,粘结剂要随做随用,不能放置太长时间;④涂抹粘接剂:为粘接牢固,石墨堵头外部和石墨管板孔内部都要涂抹粘结剂,涂抹粘接剂之前需要用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掉堵头和石墨管板孔内的灰尘,堵头前端和侧面都需要涂抹粘接剂,并旋转均匀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mm,粘结剂涂抹完以后,将堵头逐段推入石墨管板孔内部,应用力均匀,旋转推挤,不得偏心,堵上管板时,利用防流失块防止粘结剂流失;⑤热固化:粘结剂自然固化后,进行热固化,热固化采用碘钨灯或热风机烘烤的方法,控制在适当温度和时间;

1-4-3)施工注意事项:

①洗净并烘干需修补管板孔;

②把所修补孔内圆打毛;

③吹净灰尘均匀涂抹粘结剂,不允许有盲区;

④石墨堵头必须分段塞入,并形成饱满胶泥的环缝;

⑤自然固化24小时后,需加温48小时至完全固化;

1-4-4)其它注意项:

①仔细检查所需堵孔内是否有被冲刷形成的凹坑;

②石墨管板上的孔与孔之间是否有裂纹或者已被磨蚀相连通;

③确定防磨套或放冲刷板的深度或厚度,确保堵在防磨套以上;

④做好标记编号,防止错堵、漏堵;

1-4-5)试验查漏

①确定压力:设计压力的0.8倍,或0.3MPa,最高不超过0.35MPa,只试验壳程压力;

②试压方法:首先壳程管口加盲板,充满常温洁净水,排净空气,检查是否有渗漏,然后用泵加压,升压须缓慢,2分钟升0.1MPa,并观察是否有渗漏,如无渗漏保压半小时压力不降为合格;

③保压查漏:保持压力30min以上,检查是否有渗漏;

(1-5)换管

当石墨管损坏根数达到总根数20%以上时,需换管修复或更换新设备,程序如下:

1-5-1)试压检查确定漏管部位,排除积水,自干或烘干,做好标记;

1-5-2)将两端石墨管板坏管位置的孔扩大到比石墨管外径大1㎜,钻到石墨管板底部后,用新石墨管将漏管顶出或使用专用工具取出,扩大的石墨管板孔用砂纸擦成毛面,长度要与新石墨管的粘接面对齐,用胶泥黏结后,用长螺栓拉紧,紧固时应对称均匀扭紧,防止偏口,室温固化24小时,再用烘干炉进行130℃下热固化48小时;

(2)垫片和O型圈的更换方法

根据设备出现的故障位置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修理方法,若垫片和Ο型圈出现渗漏,可能是由于螺母松动或热膨胀引起的,随时调整一下就可以了;若垫片和Ο型圈已经老化或损坏漏泄严重,则按下述的方法检修:

(2-1)Ο型圈密封处,必须每班进行检验记录,如发现泄露需要及时维修,要仔细检查密封面处是否腐蚀、老化或损坏,Ο型圈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密封圈法兰时需要对称施力,修复后密封处需打压检查试漏;

(2-2)更换Ο型圈:对称松掉压兰固定螺母将压兰顶起,取出要更换的Ο型圈,置入新Ο型圈再以压兰压紧,应对称均匀地旋紧固定螺母;

(2-3)更换密封垫:更换密封垫须拆卸上封头,检查密封面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须修补;

(3)石墨管板的检修方法

(3-1)损坏原因:运输过程中强烈振动及机械损伤、紧固螺栓时单边用力、超过使用温度和压力造成损坏、制品材质或施工质量不良引起;

(3-2)损坏情况及位置:一般损坏是产生纵向裂纹,如是石墨管板损坏,还会影响石墨管胶结缝渗漏,在修理石墨管板的同时要修理或更换石墨管;

(3-3)修复方法

在石墨管板上裂纹两侧用工具将裂纹加宽数毫米,另加工一块形状与扩缝相似而厚度小1mm左右的浸渍石墨板条,将搅拌好的粘结剂涂抹在扩缝的内面及小板条外面,然后将石墨板条挤入扩缝内,保证胶结缝两面内的胶泥厚度均匀,然后用裁好的比石墨管板的厚度稍宽的玻璃纤维布沿着圆周边涂抹胶结剂边用力绕缠2-3圈后,在玻璃纤维布外再涂上胶结剂,让其固化,室温固化24小时,再用烘干炉进行130℃下热固化48小时,待胶结剂完全固化后方可使用;

(3-4)检修注意事项

(3-4-1)浸渍石墨管板与浸渍石墨管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很好的脆性材料,受到震动、敲打、磕碰很容易损坏,因此在拆卸、安装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并放置在平坦的软垫上,应特别注意对密封面的保护;

(3-4-2)拆卸和装配上封头时,必须使用其上的四个吊耳按照起重操作规程操作,防止翻转、磕碰;

(3-4-3)拆卸上封头时,须先用吊具将上封头吊住,但吊具不得过分吃力,吊索绷紧即可,松开压兰和Ο型圈,将上封头垂直吊起或下降一定高度然后再平移,放到安全的场地,保护好密封面;

(3-4-4)检查密封垫和Ο型圈是否老化或损坏,如果已经老化或损坏,需要更换同种规格同种材质的密封垫和Ο型圈,检查密封面是否损坏,如有损坏须修补;

(3-4-5)装配上封头时,密封面必须清理干净,先将密封垫固定在上封头或石墨管板的密封面有密封水线的区域,套入已经做好的Ο型圈,然后按照拆卸上封头吊运相反的顺序将上封头吊运到位,对准密封面,用吊具将上封头吊住,但吊具不得过分吃力,吊索绷紧即可,四根吊索必须受力均匀;

(3-4-6)将长螺栓穿过上封头法兰、压兰、壳体法兰螺栓孔,此时需注意压兰的压紧螺母和垫圈要先拧上,调整到适当位置;

(3-4-7)对称均匀地拧紧长螺栓最外端的螺母,然后再拧紧压兰压紧螺母,拧紧压兰压紧螺母之前,需要将填料箱内的填料放好;

(3-4-8)长螺栓的螺母全部拧紧后,检查密封垫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螺栓螺母受力是否均匀,合格后管程通水、加压,检查密封处是否有渗漏;

(3-4-9)再次开车时,待温度升高到60-70℃时,检查各处密封是否有渗漏,如有渗漏需重点紧固渗漏区螺栓螺母,其他螺栓螺母也要适当紧固;

(3-4-10)拆卸和装配下封头时,参照步骤(3-4-2)-(3-4-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