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旱花椒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5891.7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房世平;秦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C1/00;A01C1/06;A01G17/00;A01N31/02;A01N37/1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椒苗 抗旱 等离子体处理 发芽率 包衣处理 催芽处理 时间缩短 育苗成本 抗旱性 花椒 培育 发芽 经济作物 育苗 栽培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抗旱花椒苗培育方法,属于经济作物栽培领域。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⑴等离子体处理种子;⑵催芽处理;⑶包衣处理;⑷育苗。本发明的方法使花椒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提高,抗旱性显著提高;整体节约育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高抗旱花椒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别名蜀椒、川椒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由于枝干上长满刺,所以又可作防护刺篱。花椒的种子可食用,其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于调味。由于花椒的用途广泛,所以对花椒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花椒种皮坚硬、含油脂,发芽慢且发芽率低,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以去除油脂层。具体方法有:碱水搓洗法、开水烫种法、牛粪泥饼法等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过的花椒种子均要达到:颜色黯黑、黯淡无光泽,外表不平整、有明显的网纹。处理过的种子直接催芽或拌入草木灰阴干后装袋贮藏。碱水搓洗法是将种子放在2%的碱水或洗衣粉溶液里,除去秕种,浸泡两天,搓洗掉种皮上的油脂,也可用草木灰水揉搓,去掉种皮上的油脂,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开水烫种法是将花椒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100℃开水,边加水边搅拌,待水温降至40℃~50℃时,每千克水滴5毫升洗洁精,浸泡约12小时后,将种子捞出,用同样方法再浸泡约12小时,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再进行精选,去除秕种、破粒、烂粒,用清水冲洗2~3次。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将处理过的花椒种子倒入浓度为4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24小时,打破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花椒种用清水漂洗后装入布袋中,放入30℃的黑暗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出3~5毫米胚根时即可播种;二是在经脱脂处理的种子中混入2倍河沙,并加水拌匀,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进入土穴中,上盖塑料薄膜进行催芽。每天翻动种子1~2次,沙太干时要及时补水,待1/3种子露白发芽时即可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子发芽率高、抗旱性强的花椒育苗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抗旱花椒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等离子体处理种子
将采收的花椒种子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所述冷等离子体处理是以氦气为工作介质,在真空封闭环境中,100-400W的处理功率下对花椒种子进行15-20s的非电离幅射处理;
⑵催芽处理
以浓度为200-300mg/kgNAA水溶液与100-300g/kgPEG6000水溶液按1:1的重量比混合配成处理液,将步骤中⑴处理过花椒种子浸入所述处理液中,浸泡12-24h,捞出种子,在20-25℃的水中浸泡24h,滤掉水分;
⑶包衣处理
按重量份数,将硫酸锰1-2份、硫酸锌1-2份、黄原胶15-25份、尿素1-2份、马齿苋提取物1-2份、黄芩提取物1-2份、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0-30份、沼液20-30份混合制成包衣剂,将步骤⑵处理过花椒种子与所述包衣剂按2-3:1的质量比混合,即可播种;
⑷育苗
按重量份数,将腐熟羊粪13-17份、沼渣10-15份、香菇菌糠10-12份、蛭石50-60份、坡缕石5-10份、花椒籽饼5-7份混合制成营养基质,将营养基质装入营养钵内,取步骤⑶处理过的花椒种子点播在营养钵中,点播深度为1-2cm,将所有营养钵置于温度为24-26℃的育苗室,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使花椒发芽时间缩短,发芽率提高,抗旱性显著提高;整体节约育苗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作阐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5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