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及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4897.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0 | 分类号: | F01K11/00;F01D15/10;F01P11/00;F25B27/02;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机组 冷却 余热 利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船用动力机组和导热油炉,所述船用动力机组的烟气出口连接至所述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动力机组的蒸汽出口连接有膨胀机,所述膨胀机连接至所述船用动力机组作为辅助动力源,和/或连接至发电机带动其发电作为船舶自身用电;所述膨胀机的介质出口连接有设置在船体舷外的水下冷凝器,所述水下冷凝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增压器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导热油炉的排烟通道上的烟气换热器,所述烟气换热器的烟气出口连接至大气,其介质出口连接至所述船用动力机组的介质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动力机组的缸套内的冷却介质采用有机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介质采用四氟乙烷与3~10%润滑油,二氯氟乙烷与3~10%润滑油,或四氟乙烷和二氯氟乙烷与3~10%润滑油的其中一种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采用剩磁自励模式的三相异步发电机。
5.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的冷却与余热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并安装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利用系统;
(2)船用动力机组缸套内的有机介质发生沸腾相变换热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形式,同时,船用动力机组排放的高温烟气进入导热油炉加热导热油;
(3)转变为具有压能的气态有机介质通过管道送入膨胀机,推动膨胀机输出机械功,输出的机械功输出至船用动力机组作为辅助动力,和/或输出至发电机带动其发电作为船舶自身用电;
(4)输出膨胀功后的有机介质进入水下冷凝器被冷凝成低温液态形式;
(5)冷凝后的低温液态有机介质经过增压器提升压力后进入烟气换热器;同时,导热油炉排放的烟气进入烟气换热器;
(6)低温高压有机介质与烟气在烟气换热器内完成换热,温度降低后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温度提升后的有机介质进入船用动力机组的缸套中,完成一个冷却与余热利用的循环;
(7)重复步骤(2)至步骤(6),达成船用动力机组冷却与余热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8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