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乒乓球桌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4729.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佩春 |
主分类号: | A63B67/04 | 分类号: | A63B67/04;A47B25/00;A63B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乒乓球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乒乓球桌。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乒乓球桌一般仅用于打乒乓球,很少能用于其它用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爱好的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多,各种健身娱乐项目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备受欢迎,现有的乒乓球桌,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所需,急需一种多功能乒乓球桌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乒乓球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乒乓球桌,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支架,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支架通过螺栓与桌腿固定,其特征在于,右侧板的背面设有篮球框,篮球框通过螺栓固定于右侧板上,篮球框的通过旋转螺栓进行控制折叠,右侧板的厚度加上篮球框的厚度与左侧板的厚度相同,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四个角分别开设有圆孔,支架的形状为“T”形,且支架位于右侧板连接的篮框的位置处设有二个凸起,二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篮球框相对应。当需要将乒乓球桌变换成篮球桌时,将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固定螺栓旋转下来,此时将右侧板给反过来,此时再通过螺栓将左侧板与右侧板固定在一起,此时再松开旋转螺栓,将篮球框放下于水平位置,再旋紧旋转螺栓,此时再旋转掉支架与左边桌腿的螺栓,将桌腿给卸下来,然后再将固定好的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底部左移到支架的最左端,然后再用螺栓固定好,桌腿上设有对称圆孔,固定件放于圆孔中用于固定桌腿,再将卸下来的桌腿通过固定件固定,形成篮球底架,为了更好地起到稳定作用,桌腿的形状为圆弧状,且为实心金属材料做成。当再需要打乒乓球时,仅需要反向操作便可,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产品功能多样化,可以随意相互转换,使用方便符合人们健身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2.产品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占有面积小,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的左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图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的右侧板反面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变换成篮球架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变换成篮球架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多功能乒乓球桌的固定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9。
多功能乒乓球桌,包括左侧板3、右侧板5和支架2,左侧板3和右侧板5通过螺栓与支架2固定,支架2通过螺栓与桌腿1固定,其特征在于,右侧板5的背面设有篮球框7,篮球框7通过螺栓固定于右侧板5上,篮球框7的通过旋转螺栓8进行控制折叠,右侧板5的厚度加上篮球框7的厚度与左侧板3的厚度相同,左侧板3和右侧板5的四个角分别开设有圆孔6,支架2的形状为“T”形,且支架2位于右侧板连接的篮框的位置处设有二个凸起,二个凸起之间形成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篮球框7相对应。当需要将乒乓球桌变换成篮球桌时,将左侧板3和右侧板5的固定螺栓旋转下来,此时将右侧板5的背面给反过来,右侧板5的正面与左侧板3的正面相对,此时再通过螺栓将左侧板3与右侧板5固定在一起,然后松开旋转螺栓,将篮球框7放下于水平位置时,再旋紧旋转螺栓8,将篮球框7固定于水平位置,此时再旋转掉支架2与左边桌腿1的螺栓,将桌腿1给卸下来,然后再将固定好的左侧板3与右侧板5的底部左移到支架2的最左端,然后再用螺栓固定好,桌腿1上设有对称圆孔4,固定件9放于圆孔4中用于固定桌腿1,为了更好地起到稳定作用,桌腿1的形状为圆弧状,且为实心金属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提高安全稳定性,可以根据需要在桌腿上压上重物,当需要打乒乓球时,仅需要反向操作便可,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佩春,未经张佩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