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条疲劳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4431.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佳;陈麟;王永宁;孔晶;宋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李彦孚 |
地址: | 519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条 疲劳 | ||
1.一种发条疲劳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4)、电气控制机构(1)、传动机构(2)以及夹持机构(3),其中电气控制机构(1)控制传动机构(2)运转,传动机构(2)与夹持机构(3)配合;
所述的固定装置(4)包括支架底座(41)、竖支架(42)和横支架(43),支架底座(41)、竖支架(42)和横支架(43)均为板状支撑,其中支架底座(41)水平放置,竖支架(42)固定于支架底座(41)上表面一端,横支架(43)固定于竖支架(42)的上部,横支架(43)与支架底座(41)平行设置;
所述的电气控制机构(1)包括电机(10)、控制电机(10)正反转的控制箱(11)和电机底座(12),其中控制箱(11)固定于竖支架(42)表面,且处于横支架(43)与支架底座(41)之间,电机(10)通过电机底座(12)支撑于横支架(43)上表面,保持电机(10)的输出轴水平;
所述的传动机构(2)包括横向传动轴(20)和纵向传动轴(24),其中横向传动轴(20)的一端与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并同轴设置,横向传动轴(2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23)固定支撑于横支架(43)表面,在横向传动轴(20)的中部设置横向齿轮(21),纵向传动轴(24)垂直横支架(43)表面并穿过横支架(43),在纵向传动轴(24)与横支架(43)之间设置轴承,位于横支架(43)上方的纵向传动轴(24)上设置纵向齿轮(22),横向齿轮(21)与纵向齿轮(22)相互啮合,并传递电机(10)动力,纵向传动轴(24)下端设置用于拧紧或放松发条的锁嘴(25);
所述的夹持机构(3)包括空心的支撑底座(35),支撑底座(35)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架底座(41)上表面,支架底座(41)上设有一个与支撑底座(35)空心部分同轴的通孔,在支撑底座(35)的空心处穿过圆柱形支撑柱(33),支撑柱(33)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圆环形支撑台(31),支撑台(31)内部通过销钉与发条盒夹具(30)固定,支撑柱(33)外套设弹簧(32),弹簧(32)两端分别顶住支撑台(31)和支撑底座(35),支撑柱(33)下部插入支撑底座(35)内,并在支撑柱(33)底端的圆柱表面设置凸起的支撑片(34),在弹簧压缩的情况下,带动支撑柱(33)沿着支撑底座(35)空心向下滑动,支撑片(34)穿过所述支撑底座(35)上的通孔,并转动支撑片(34)固定弹簧(32);
所述的锁嘴(25)与纵向传动轴(24)之间为过盈配合,在配合面处,锁嘴(25)上设有凸台,纵向传动轴(24)上设置与凸台配合的槽口,锁嘴(25)与发条盒夹具(30)中条轴之间为卡接过盈配合;
所述的支架底座(41)与竖支架(42)之间以及竖支架(42)与横支架(43)之间均采用嵌入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疲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嘴(25)与纵向传动轴(24)之间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2~0.04mm,所述的锁嘴(25)与发条盒夹具(30)的条轴卡接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1~0.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疲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条盒夹具(30)底面上开设一个钢片嵌入槽(300),钢片嵌入槽(300)的宽度为0.5~3mm,钢片伸出钢片嵌入槽(330)的长度为0.5~3mm,钢片卡住发条盒内的齿轮,固定发条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条疲劳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条盒夹具(30)中部设置固定发条盒的发条盒放置腔(301),随着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柱(33)带动被测的发条盒进行上下调节,调节距离为5~20mm,并通过旋转支撑柱(33)和支撑片(34),将发条盒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