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4100.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张兴春;刘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机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包括顶盖、位于顶盖下方的底板、电路板、膜电容以及功率器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布置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功率器件位于电路板的驱动电路的上方,所述膜电容位于电路板的控制电路的上方,所述顶盖呈阶梯状,所述高台面与围壁形成的空腔容耐所述膜电容,所述低台面与围壁形成的空腔容纳所述功率器件,所述低台面上排布有母线插接件,所述低台面内对应功率器件的位置设有冷却液循环管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功率密度高和散热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汽车上增加了各式各样的控制器,由于控制器设计不合理,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现有控制器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大系统功率密度较低的问题。将此类电机控制器应用于功率较高的电动汽车中,势必影响整车的性能。此外,现有驱动电机控制器还存在散热效率差的问题,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控制器功率密度低和散热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电机控制器,包括顶盖、位于顶盖下方的底板、电路板、膜电容以及功率器件,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布置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功率器件位于电路板的驱动电路的上方,并通过插针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膜电容位于电路板的控制电路的上方,并与相邻的功率器件电连接,所述膜电容与控制电路间设有屏蔽层;所述顶盖呈阶梯状,由高台面、低台面以及自高台面和低台面边缘向下延伸的围壁构成,所述围壁底端通过紧固件与底板边缘连接,所述高台面与围壁形成的空腔容耐所述膜电容,所述低台面与围壁形成的空腔容纳所述功率器件;所述低台面上排布有母线插接件,所述母线插接件电连接所述膜电容,所述低台面内对应功率器件的位置设有冷却液循环管道。
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低台面的两侧且管口向上。
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轴向与低台面呈30度夹角。
所述母线插接件的母线接口端朝向高台面一侧,母线插接件的另一端通过铜柱电连接膜电容,所述铜柱上穿接有电流传感器。
所述功率器件为IGBT。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连接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控制器整体经过特殊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控制器的功率密度。在此结构基础上,通过冷却液循环通道的设计,能有效降低功率器件的散热效率,进液管和出液管的设计保证在冷却液循环出现故障时,冷却液能存留在管道内,从而尽可能保障冷却效果,本发明能在保证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性能,保证了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中:1、顶盖,2、底板,3、电路板,4、膜电容,5、功率器件,6、屏蔽层,7、母线插接件,8、电流传感器,9、进液管,1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其结构包括顶盖1、位于顶盖1下方的底板2、电路板3、膜电容4以及功率器件5,功率器件5可为IGBT。电路板3位于底板2上,底板2可设计为与电路板3结构特点相配合的浅槽板,电路板3置于底板2的浅槽内,浅槽板的边缘设有便于与顶盖1固定连接的穿接孔。所述电路板3将传统的驱动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电路板3上布置有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功率器件5位于电路板3的驱动电路的上方,并通过插针与驱动电路电连接,膜电容4位于电路板3的控制电路的上方,即功率器件5的一侧,并与相邻的功率器件5电连接,膜电容4与控制电路间设有屏蔽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