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内翅片的菱形集热管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3428.9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东;郭琼;郭春生;景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75 | 分类号: | F24S10/75;F24S23/30;F24S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内翅片 菱形 热管 太阳能 集热器 | ||
申请号 - CN201610207827.9
申请日 - 2016.4.5
发明名称 - 菱形集热管的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太阳能热转化是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和利用率高而且成本低廉、可在全社会广泛推广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装置中,关键是要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实现这种转换的器件称为太阳能集热器。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平板式结构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此种结构中一般包括多根平行并排的集热管,但是在运行中会经常出现不同的集热管中流体分配不均匀,同时还存在因为加热不均匀导致不同集热管中流体温度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集热管中的压力不同。在此种情况下长期运行,会导致压力大的集热管出现损坏,因此本发明开了一种新式结构的太阳能集热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菱形集热管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包括箱体、集热管,所述箱体顶部设置透明盖板,箱体底部设置保温层,所述集热管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集热管的横截面为菱形,所述菱形中的两个相对的角的连线垂至于透明盖板,所述集热管内部设置内翅片,所述内翅片连接菱形的对角,所述内翅片将集热管内部分为多个小通道,在内翅片上设置连通孔,从而使相邻的小通道彼此连通。
作为优选,沿着集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连通孔的面积不断的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通孔为圆形结构,沿着集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圆形结构的半径不断的增加。
作为优选,沿着集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连通孔的面积不断的增加的幅度不断增加。
作为优选,集热管上部设置透镜,所述透镜为多个,每个透镜对应一根集热管,所述相邻的透镜相连接。
作为优选,每一透镜包括两个倾斜段,所述两个倾斜段沿着菱形的上部的两条边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倾斜段的焦点位于菱形的两个对角连线的交点。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管为并排的多根,相邻的集热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作为优选,沿着集热管延伸的方向,相邻的两根集热管之间设置多根连通管,沿着集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邻连通管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
作为优选,沿着集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邻连通管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设置菱形集热管以及集热管内设置多孔翅片,能够保证流量和热量的均匀分配,更多的热量吸收。
2)提供了一种新式结构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在集热管之间设置连通管,保证了各个集热管中压力的均匀,流体流量的分配均匀以及流体运动阻力的分配均匀。
3)通过连通管之间的距离沿着集热管内流体流动方向的不断变小,进一步保证了集热管中压力的均匀,流体流量的分配均匀以及流体运动阻力的分配均匀。
4)通过在集热管内部开设连通孔的面积沿着流动方向变化,进一步保证了集热管内小流道内流体的分配均匀。
5)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在保证换热量最大以及流动阻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最优的太阳能集热管优化结果,并且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从而证明了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集热管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改进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单根集热管集热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集热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内翅片连通孔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内翅片连通孔错列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集热管内菱形尺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设置压力测量装置的集热管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集热管 2、连通管 3、透镜 4、透明盖板 5、箱体 6、保温层,7内翅片,8连通孔,9小通道,10压力测量装置,31第一透镜,32第二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饰面砖
- 下一篇:一种墙面装饰布硬包的基层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