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及其阴离子聚合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2950.5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忠;姚晓辉;杨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93/00 | 分类号: | C08F293/00;C08F212/08;C08F212/36;C08F212/12;C08F220/18;C08F222/14;C08F220/44;C08G81/02;C08G65/18;C08G65/0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吴爱琴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janus 纳米 材料 及其 阴离子 聚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及其阴离子聚合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引发剂作用下,使得单体A发生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得到线性聚合物A;在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单体B与交联剂的混合物,在线性聚合物A的链末端继续引发生成交联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得到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本发明提出了分段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即在某一段聚合时使用单体或单体与交联剂混合体系,使其聚合得到高分子单链或交联得到纳米颗粒,实现链‑球复合结构单元的任意顺序组合。该方法反应时间短,适用单体种类多,能够实现链‑球复合结构单元的任意顺序组合,获得更加复杂形貌的Janus纳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及其阴离子聚合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0nm量级的纳米尺度Janus胶体粒子制备及微结构结合了纳米材料独特效应,能够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颗粒乳化剂、智能纳米机器、增强材料等方面有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10nm量级Janus颗粒的方法主要以嵌段聚合物为基础,对其特定嵌段进行分子内交联,制备单分子聚合物组分的Janus颗粒。这种方法由于需要特定的分子内交联并避免分子间的交联。该方法在Janus颗粒调控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固含量极低(S.Mavila,O.Eivgi,I.Berkovich,N.G.Lemcoff.Chem.Rev.2016,116,878-961.)。如何采用简便的方法实现单分子尺寸的Janus颗粒的高效制备仍是一项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合物链-球复合结构Janu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聚合物链-球复合结构Janus纳米材料是聚合物单链、球基本结构单元进行不同组合形成的Janus纳米材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链-球复合结构Janu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利用阴离子活性聚合方法,依活性顺序(阴离子活性高的优先聚合)依次加入单体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混合物,分段聚合,得到具有线性高分子单链和交联高分子球的任意组合的结构(如链-球,链-球-链,球-链-球,链-链-球,链-球-球,甚至更多复杂的组合),即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
具体地,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链-球复合结构Janu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引发剂作用下,使得单体A发生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得到线性聚合物A;
2)在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单体B与交联剂的混合物,在线性聚合物A的链末端继续引发生成交联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得到链-球复合结构的Janus纳米材料。
上述方法步骤1)中,单体A可选自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环共轭二烯及其组合;
所述引发剂可选自碱金属(锂、钠、钾、铷、铯)、烷基金属化合物(丁基锂、苯乙基钾、烷基锶、烷基钠、烷基钙)、甲醇钠、甲醇钾及其组合;
所述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所述有机溶剂可选自戊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六环、乙醚、苯甲醚、二苯醚、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及其组合。
所述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的反应体系中,单体A的浓度为1-40%,优选5-30%,具体可为5%、10%或20%。
所述阴离子活性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可为-78℃-50℃,具体可为-78℃或50℃;反应时间可为0.01-0.5h,优选0.1-0.5h,具体可为0.5h。
上述方法步骤2)中,单体B的阴离子活性不高于单体A;所述单体B可选自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环共轭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异氰酸酯、(甲基)丙烯腈类、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