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0440.4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磊;李娟;陈百顺;杨元;王静;盛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C13/00;A4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在出行时至少需要携带电脑包(笔记本电脑)、旅行衣物包(用于盛放携带换洗衣物)和随身杂物包(用于盛放携带手机、钥匙、证件和水杯等高频次取用物品)等,多个不同功能的箱包的携带繁琐并且易丢失,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困扰和不便。
目前的兼顾电脑、衣物和随身杂物等容纳盛放的箱包,其内部结构的设计不甚合理致使各类物品的分类不够细致和完善,造成箱包内物品放置混乱,从而在取用时难以精确寻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分类盛放合理,集合电脑包、旅行衣物包和随身杂物包等为一体的一种背包。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包,包括包体和位于包体背面并与包体相连的两个背带,所述包体包括:
侧拉链袋,通过设置于包体侧面的第一拉链口与外部连通;
衣物袋,通过设置于包体侧面的第二拉链口与外部连通;
收纳板,设置于侧拉链袋内,用于固定小件零散物品;
前顶袋,位于包体正面,设置于衣物袋外侧上部,通过设置于包体顶面的第三拉链口与外部连通;
前拉链袋,设置于衣物袋前侧和前顶袋下方,通过第四拉链口与外部连通;
前插袋,位于包体正面前顶袋下方,包裹覆盖前拉链袋设置,通过带有弹力的开口与外部连通,使前拉链袋隐藏于其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拉链口将衣物袋分为靠近所述包体背面的第一盛放部和靠近包体正面的第二盛放部;
所述第一盛放部的一边连接有带有插头的隔片,相对的另一边连接有插口,所述隔片通过插头可拆卸地与插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盛放部内设置有网纱隔层。
作为优选,所述隔片上部设置有内拉链袋,所述内拉链袋通过第五拉链口与外部连通,所述隔片下部并排设置有两个内插袋。
作为优选,所述包体底部设置有横插袋,所述横插袋通过设置于包体侧面底部的第六拉链口与外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背带和包体之间设置有背部隔层,所述背部隔层和包体之间设置有横向贯通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隔层上横向贯通通道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背带的弹性织带。
作为优选,所述背部隔层内侧设置有隐藏袋。
作为优选,所述前顶袋内设置有横向笔插,所述前拉链袋内设置有钥匙钩。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拉链口处拉链为防盗拉链,所述前顶袋外壳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包体顶面设置有上提手,所述包体侧面设置有侧提手,所述上提手和侧提手均由反光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上述侧拉链袋的设置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上述衣物袋的设置可以放置随行衣物等,对于取用频率较低的小件零散物品,可以通过收纳板固定后放置于侧拉链袋内,对于取用频率较高的小件零散物品,如眼镜、签字笔等,可以放置于前顶袋内,对于取用频率较高同时又比较贵重的物品,如钱包、银行卡、钥匙等,可以放置于隐藏于前插袋内部的前拉链袋内,上述前插袋的设置,可以放置书籍、杂志、纸巾等。
上述设置,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包,集合电脑包、旅行衣物包和随身杂物包等箱包的功能,并且各功能口袋设置合理,综合考虑所收纳物品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和各口袋的安全性,使得收纳于其内的物品在取用时更加易于寻找,放置时更加安全和有目的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包的衣物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收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顶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背包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背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背包插放于拉杆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背带;
2、侧拉链袋;21、第一拉链口;
3、衣物袋;31、第二拉链口;32、隔片;321、内拉链袋;322、第五拉链口;323、内插袋;33、网纱隔层;301、第一盛放部;302、第二盛放部;
4、收纳板;41、弹性绷带;
5、前顶袋;51、第三拉链口;52、横向笔插;
6、前拉链袋;61、第四拉链口;62、钥匙钩;
7、前插袋;71、开口;
8、横插袋;81、第六拉链口;
9、背部隔层;91、横向贯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