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芽苗砧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993.8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周千武;任伟;梁勇;刘静;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翠云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芽苗砧 嫁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芽苗砧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 biloba L.),属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银杏普通苗木嫁接繁殖受自然条件和天气的制约,一般采用第1a培育实生苗,第3a或第4a嫁接,培育周期需3a~4a,这样就大大限制了银杏优良品系苗木繁育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银杏芽苗砧嫁接方法,本发明嫁接方法是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是加速银杏良种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比常规育苗嫁接缩短育苗周期2a~3a,成活率高,育苗成本低,苗木质量好,实现速生早实,提高种植银杏的经济效益且操作简便,群众宜掌握,便于推广运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银杏芽苗砧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20a~80a生嫁接树或优良实生株系作为采种母树,并采种;
2)种子处理:采种后先堆沤,待外皮软化腐熟后搓揉,然后漂洗去杂,阴干后层积处理;
3)贮藏:挖好贮藏坑,取3倍于种子量的洁净河沙,经高温消毒,温度为120℃~125℃,然后喷洒水分,使河沙保持湿润,接着将净种后的种子按照一层河沙一层种子的排列方式竖向排列在贮藏坑内,每层河沙的厚度为2cm,最上面一层覆盖20cm的沙子,再用土填平,每隔8cm~10cm插一束秸秆以便通气;
4)砧木培育:2月下旬,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接着在温棚内混湿砂催芽,种子露白后,在温棚砂床沟内覆砂二次催芽;
5)选取接穗:于3月上中旬,选择1a~2a生枝条作为接穗,采集接穗后将接穗的根部封蜡后用塑料薄膜包好,湿藏在0℃~2℃的低温下,保鲜备用;
6)嫁接:当银杏幼芽长出3cm以上时,起苗嫁接,嫁接好后用塑料薄膜带绑好,再用经消毒的湿毛巾覆盖保湿;
7)重新植于愈合床:将嫁接好的芽苗重新移植到铺有10cm厚的蛭石愈合床,密度为株行距5cm×10cm,栽好后搭建拱棚,棚内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温度为80%;
8)移栽大田:大田移栽株行距一般为10cm×20cm,搭建简易塑料拱棚遮阴,控制薄膜棚内温度在30℃以下,湿度85%以上;
9)苗圃地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抹芽、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种子处理”中揉搓是在不锈钢浸泡槽内进行,该浸泡槽内设置液面拦网和揉搓机构,揉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每个气缸通过折弯背板垂直固定在不锈钢浸泡槽内,每个气缸传动端连接揉搓杆,揉搓杆上安装揉搓头,揉搓杆的端部安装搅动齿,每个所述揉搓头上加工有揉搓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砧木培育”消毒处理是将砧木贮藏的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min,再用清水漂洗2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砧木培育”在温棚内混湿砂催芽是经消毒的种子在温度为24℃~26℃的温度下催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砧木培育”在温棚砂床沟内覆砂二次催芽是经温棚内混湿砂催芽按照5cm的间距侧放于温棚砂床沟内,覆砂4cm进行二次催芽。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选取接穗”中接穗的粗度为0.3cm~0.4cm,且将包好的接穗用湿砂低温贮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嫁接”是接穗取1芽~2芽,在接穗的下方两侧各斜切一刀,成薄楔形,削面长约1.5cm;在苗砧子叶上方3cm处截断,在胚茎中央向下直切一刀,长约2cm;然后把楔形削面插入切口,将接穗有芽的一侧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9)“肥水管理”6月中旬追施1次速效肥,施尿素150kg/hm2或碳铵225kg/hm2追肥后及时浇水,每隔5d~10d喷1次0.3%~0.5%尿素液根外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翠云,未经孔翠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选抗青枯病植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株同步蔬菜种苗嫁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