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车轨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8107.X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辛涛;杨学敏;张琦;高亮;肖宏;蔡小培;张艳荣;侯博文;安博伦;张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动力学 协同 仿真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针对车轨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辆分析平台,用于建立车辆模型,生成车辆模型信息;
轨道分析平台,用于建立轨道模型,生成轨道模型信息;
协同分析平台,用于根据所述车辆模型信息和所述轨道模型信息生成车轨系统模型信息,对所述车轨系统模型信息构建运动方程,求解得到动力响应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分析平台包括多体动力学软件,所述轨道分析平台包括有限元分析软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模型包括车体、转向架和轮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模型包括钢轨模型、扣件模型、轨枕模型、道床模型、限位装置以及下部基础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基础模型包括桥梁模型、路基模型、隧道模型以及过渡段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模型包括有砟轨道模型或无砟轨道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模型信息和轨道模型信息分别包括车辆模型和轨道模型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自由度信息、节点信息和单元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行一步包括后处理模块,
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动力响应数据绘制动力响应图表并生成报告文件。
9.一种针对车轨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通过车辆分析平台建立车辆模型,生成车辆模型信息;
S2:通过轨道分析平台建立轨道模型,生成轨道模型信息;
S3:通过协同分析平台根据所述车辆模型信息和所述轨道模型信息生成车轨系统模型信息,对所述车轨系统模型信息构建运动方程,求解得到动力响应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学协同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S4:根据所述动力响应数据绘制动力响应图表并生成报告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1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割机构
- 下一篇:一种船舶舾装数控激光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