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8035.9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羽;傅海雯;吴国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王路丰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访问 网络地址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于对网络访问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受限于多种运营商线路类型和网络环境质量不同的影响,不同用户设备发出的相同的访问请求,由于用户设备本身的差异、或是基于实际访问的网络地址不同,访问速度、访问成功率也存在差异,对于大批量用户的访问体验和服务高可用的保障越来越难以实现。
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智能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解析方案可以通过判断访问者的源IP地址所属运营商类型来选择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来提升访问体验。但是受到本地DNS缓存时间的限制,等待时间较长,效果并不理想,若目标地址出现不可访问,那么客户端只能被动等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与设备,以解决用户发出的目标访问请求无法快速、顺利地实现访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提交的目标访问请求;
在与所述目标访问请求对应的多个网络地址中,确定访问性能最优的目标网络地址;
访问所述目标网络地址。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设备,包括:
目标访问请求获取装置,用于获取用户提交的目标访问请求;
目标网络地址确定装置,用于在与所述目标访问请求对应的多个网络地址中,确定访问性能最优的目标网络地址;
访问装置,用于访问所述目标网络地址。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
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获取用户提交的目标访问请求;
在与所述目标访问请求对应的多个网络地址中,确定访问性能最优的目标网络地址;
访问所述目标网络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所述设备获取用户提交的目标访问请求,并在与所述目标访问请求对应的多个网络地址中,为该目标访问请求匹配访问性能最优的目标网络地址,从而为用户提供了访问速度较快、访问性能更加稳定的目标网络地址,降低了用户访问的延迟、丢包率,提升了用户的访问体验。
进一步,本申请通过对基于所述访问性能确定的目标网络地址进行检测,以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址当前访问状况是否正常,若是该目标网络地址当前访问状况正常,则进行对应访问;若是该目标网络地址当前访问状况异常,则会基于所述访问性能为该目标访问请求重新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址,直至重新确定的所述目标网络地址对应的当前访问状况正常。由此,可以在提升用户访问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目标网络地址的高可用性。
进一步,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将基于各个网络地址的访问响应信息,有目的地更新对应网络地址的访问性能信息,以保证基于本申请为目标访问请求优选地目标网络地址的准确性较高。
进一步,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访问延迟信息和所述访问丢包率信息,结合所述访问延迟信息和所述访问丢包率信息的权重比,确定所述网络地址记录中对应网络地址的访问性能信息。在此,以数据传输的延迟信息和丢包率信息作为访问性能信息的计算参数,可以有效地为用户选择出相对更稳定、速度更快的目标访问地址,从而提升用户的访问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设备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的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访问网络地址的方法的实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