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校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417.X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洪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洪利竹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J7/00;B27K5/06;B27M1/00;B27K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校直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竹校直设备,以工序先后为顺序依次包括软化装置、校直装置和强制冷却装置;所述软化装置包括用于保温的软化房、设于所述软化房内的隧道、设在所述隧道内的驱动的进给结构、以及设于所述软化房中的热源,所述热源均布于所述隧道环侧、使所述隧道外壁上任意两点间温度差小于5~10℃,所述进给结构用以提供自所述隧道入口至所述隧道出口的驱动;所述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靠山和第二靠山,所述第一靠山上形成有第一靠山面,所述第二靠山包上形成有第二靠山面,所述第一靠山面、所述第二靠山面和所述隧道的工作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具有校直质量稳定、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校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原竹校直的设备。
背景技术
篱笆与围栏等产品多使用原竹作为材料,将原竹通过连接结构,如连接扣、铁丝等,将原竹连接形成篱笆或围栏,产品对原竹的质量有以下要求:(1)原竹通直、无弯曲,(2)原竹具有一定的强度。现有技术中,对原竹进行校直的方法是通过炉火(多为碳为燃料的火炉生成的火焰)烘烤原竹弯曲部分,然后通过限位校直装置对加热烘烤过的部分进行校直。上述方法校直精度差、校直后的原竹质量不稳定;主要是因为手工操作,首先对弯曲部位的选择不精确,其次加热烘烤时间无控制,最后原竹加热与机械校直之间的配合无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竹的校直设备,其通过软化装置、校直装置和强制冷却装置的设置,使原竹整体软化、校直,其校直速度匀速、可调节,从而实现原竹的校直质量稳定、精度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校直设备,以工序先后为顺序依次包括软化装置、校直装置和强制冷却装置;所述软化装置包括用于保温的软化房、设于所述软化房内的隧道、设在所述隧道内的驱动的进给结构、以及设于所述软化房中的热源,所述热源均布于所述隧道环侧、使所述隧道外壁上任意两点间温度差小于5~10℃,所述进给结构用以提供自所述隧道入口至所述隧道出口的驱动;所述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靠山和第二靠山,所述第一靠山上形成有第一靠山面,所述第二靠山包上形成有第二靠山面,所述第一靠山面、所述第二靠山面和所述隧道的工作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给结构包括进给管体、设于所述进给管体内的驱动段、套设在所述进给管体一个端部并驱动所述管体转动的驱动齿轮、以及通过传动齿轮使所述驱动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驱动段为间隔设置在所述进给管体内壁上的多个螺旋凸起段,且所述驱动段的内径等于原竹直径。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螺旋凸起段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螺旋凸起段长度相同;所述螺旋凸起段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拨片,所述拨片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进给管体的轴向具有20~30°的夹角,且所述拨片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螺旋凸起段的螺旋切线方向垂直;相邻所述拨片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拨片厚度的2~3倍,且多个所述拨片的顶部形成的输送通道与原竹为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拨片为弹性材料。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螺旋凸起段之间还设置有预校直结构,所述预校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给管体内壁上的锥形凸环,该锥形凸环的内壁面形成圆台形通道,其靠近所述入口一侧的口径大于靠近所述出口一侧的口径,且该锥形凸环的锥度为1:(1.5~3)。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靠山上部开设有第一圆弧形通槽,所述第一圆弧形通槽的内壁面形成所述第一靠山面;所述第二靠山上设有第二圆弧形通槽,所述第二圆弧形通槽的内壁面形成所述第二靠山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靠山上设有第一校直结构,所述第二靠山包括第二校直结构和上抵靠部;所述第一校直结构包括第一校直架、所述第一校直架上安装有一对第一侧滚轮和位于一对所述第一侧滚轮之间的第一中滚轮,所述第二校直结构包括第二校直架、所述第二校直架上安装有一对第二侧滚轮和位于一对所述第二侧滚轮之间的第二中滚轮;一对所述第一侧滚轮和所述第一中滚轮的工作面形成所述第一靠山面;一对所述第二侧滚轮和所述第二中滚轮的工作面与所述上抵靠部形成所述第二靠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洪利竹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洪利竹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超高压强化木材的密封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质切刻垫盘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