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7355.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康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处理 废水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其包括废水收集装置(1)、预处理装置(2)、膜处理装置(3)、预热装置(4)、膜蒸馏装置(5)、污泥储存装置(6)、固液分离装置(7)、干化装置(8)和冷凝装置(9);其中:所述废水收集装置(1)与所述预处理装置(2)受控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2)还分别与所述膜处理装置(3)和所述污泥储存装置(6)受控连通;所述膜处理装置(3)与所述预热装置(4)受控连通;所述预热装置(4)与所述膜蒸馏装置(5)受控连通;所述膜蒸馏装置(5)分别与所述干化装置(8)和所述冷凝装置(9)受控连通;所述污泥储存装置(6)还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7)受控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7)分别与所述干化装置(8)和所述废水收集装置(1)受控连通;所述干化装置(8)还与所述冷凝装置(9)受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水收集装置(1)的出口与所述预处理装置(2)的入口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2)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膜处理装置(3)的入口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2)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污泥储存装置(6)的入口连通;所述膜处理装置(3)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预热装置(4)的入口连通,所述膜处理装置(3)的至少一个出口用于将产水排出;所述预热装置(4)的出口与所述膜蒸馏装置(5)的入口连通;所述膜蒸馏装置(5)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干化装置(8)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所述膜蒸馏装置(5)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冷凝装置(9)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所述污泥储存装置(6)的出口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7)的入口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7)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干化装置(8)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7)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废水收集装置(1)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所述干化装置(8)的至少一个出口与所述冷凝装置(9)的至少一个入口连通,所述干化装置(8)的至少一个出口用于将固体废弃物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S1、废水的收集与混合:将各路废水收集在废水收集装置(1)中并加以混合,形成混合废水;
S2、混合废水的预处理:使S1中形成的混合废水进入预处理装置(2)中,加入破乳剂后调节pH值至8~10,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后进行沉淀,形成污泥和预处理上清液;
S3、预处理上清液的膜处理:使S2中形成的预处理上清液进入膜处理装置(3)中,依次经过精密过滤、超滤和反渗透,形成产水和浓水;
S4、浓水的预热:使S3中形成的浓水进入预热装置(4)中进行预热,形成预热浓水;
S5、预热浓水的膜蒸馏:使S4中形成的预热浓水进入膜蒸馏装置(5)中,经过膜蒸馏处理,形成水蒸气和膜蒸馏浓缩液;
S6、污泥的储存:使S2中形成的污泥进入污泥储存装置(6)中并加以储存,形成预处理污泥;
S7、预处理污泥的固液分离:使S6中形成的预处理污泥进入固液分离装置(7)中,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形成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并使所述液体组分重新进入废水收集装置(1)中;
S8、干化处理:使S5中形成的膜蒸馏浓缩液和S7中形成的固体组分进入干化装置(8)中,利用热源对所述蒸馏浓缩液和所述固体组分进行干燥,形成水蒸气和用于委外处置的固体废弃物;
S9、水蒸气的冷凝及回收:使S5和S8中形成的水蒸气进入冷凝装置(9)中,冷凝后与S3中形成的产水合并再利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所述混合利用搅拌或曝气的方式来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所述破乳为氯化钙或氯化钠,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所述沉淀利用斜板沉淀池来完成,时间为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3中所述精密过滤利用精密过滤器来完成,所述超滤利用超滤膜来完成,所述反渗透利用反渗透膜来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4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3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