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147.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新;席仲琛;韩静静;谢涛;陈文博;姚兰;赵伟;景志明;杨博丽;吴简;马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两相分离器是油气田开发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分离器,通常采用重力分离原理实施两相分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目前使用的分离器无法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控制,需要人工打开或关闭进口、出口、放液等闸门,人工定时开关排液及排气闸门,对于分离器这种密闭承压容器,高频次接近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对于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存在着有毒有害气体溢散致使人员伤害的风险;
二、目前使用的分离器计量系统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不高,经由分离器分离的气体和液体计量不准确,尤其是排出液体的计量,基本靠现场人员估算,计量误差大。
基于以上原因,对现有的气液两相分离器进行改造,使之满足自动控制和自动计量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使用的分离器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员高频次接触分离器、气液计量不准确、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等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要由主容器、进口管线、排空管线、液出口管线、气出口管线、终端控制六大部分组成的用于气液两相分离的分离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器,至少包括主容器,主容器的上部设有气液混合物进口和出气口,主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气液混合物进口和出气口之间的主容器上部壳体上还依次分别连接有排空管线及温度和压力采集器,所述的气液混合物进口上连接有进口管线,出气口上连接有气出口管线,出液口上连接有液出口管线,紧靠出液口的主容器底部壳体上安装有液位探测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和压力采集器及液位探测和控制装置均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至控制终端。
所述排空管线上设置有并联连接的安全阀和破裂盘。
所述进口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手动球阀。
所述安全阀的开启方式为弹簧全启封闭式,破裂盘的开启方式为破裂全开式;且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小于破裂盘的破裂压力。
所述液出口管线上自出液口至液体排出方向依次连接有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和止回阀,所述的涡轮流量计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主容器底部还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线,排污管线另一端接于止回阀和电动调节阀之间的液出口管线上,所述的排污管线上设置有第三手动球阀。
所述气出口管线自出气口至气体排出方向依次连接有孔板流量计和第一手动球阀,且孔板流量计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液位探测和控制装置包括磁翻板液位计、机械连杆及液位控制器,磁翻板液位计通过机械连杆与液位控制器相连,液位控制器将液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
所述的控制终端由无线数据采集仪和计算机组成,无线数据采集仪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内安装有实时智能监控软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分离器排出的气量通过孔板流量计计量并将相关数据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并在智能监控软件界面中显示相关数据;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在主容器内部暂时储存,当液量超过容器的30%后,液位由液位探测和控制装置的磁翻板液位计浮子探测到,液位信号通过机械连杆机构传输至其液位控制器,液位控制器将液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度,允许主容器内部的液体排出,排出的液体经由液出口管线上的涡轮流量计进行计量,并将相关数据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并在智能监控软件界面中显示相关数据;分离器工作过程中主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力通过温度和压力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和压力实时数据无线发送至终端控制中的无线数据采集仪,并在实时智能监控软件界面中显示实时数据;当内部压力达到9MPa时,压力由压力采集系统传输至实时智能监控软件,控制终端开始报警,同时安全阀自动开启进行泄压,压力下降至9MPa停止泄压;当安全阀失效无法自动开启泄压,压力持续上升至9.5MPa,破裂盘破裂进行泄压,泄压过程相关数据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并在智能监控软件界面中显示相关数据,工作人员发现报警信号后,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分离器继续工作。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结构方式,实现了分离器的自动控制,完成了气液高效快速分离,提高了气液计量的准确率,且工作人员人无需员高频次接触分离器,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