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合轨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5180.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李耿;俞韶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身份 时间戳 身份标识信息 合轨 视频监控 流媒体文件 视频数据 视频图像 采集 视频采集装置 视频监控图像 摄像头 标识添加 采集装置 格式存储 工作效率 监控图像 身份标识 同步的 排查 追踪 查找 拍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合轨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其中通过接收视频采集装置采集的视频图像和身份标识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子身份标识,以指定格式存储所述电子身份标识,并添加时间戳以得到身份标识信息,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进行合轨处理以形成流媒体文件,其中所述电子身份标识的时间戳与所述视频图像的时间戳同步。本发明通过给采集到的电子身份标识添加时间戳以得到身份标识信息,并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按照时间戳同步的方式进行合轨处理以形成流媒体文件。从而在通过视频监控图像查找嫌疑人时可通过使用电子身份标识来实现嫌疑人追踪,无需人工排查多个摄像头所拍摄监控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合轨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安保体系的完善,视频监控设备已经遍布各个角落,当执法人员需要识别嫌疑人时,可以通过监控图像进行查找。目前,通过监控图像识别嫌疑人主要通过人工识别方式或者机器自动识别方式,但这些识别方式仅能对当前监控图像中出现的各类图像特征(例如:人脸特征、行为特征、衣着特征、动作特征、步态特征、所驾驶车辆特征等)进行识别。但是嫌疑人通常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其会离开当前监控区域,如何确定嫌疑人的去向就成了一个难题。
例如,假设设置在案发地的摄像头A下午5点拍摄到的监控图像中发现了嫌疑人,但嫌疑人在5点10分走出了摄像头A的视野范围,为了确定嫌疑人在5点10分之后的行为,一般需要通过人工排查设置在摄像头A附近的其它摄像头在5点10分之后所拍摄的监控图像中是否出现嫌疑人,若在摄像头B拍摄的监控图像中发现了嫌疑人,则需要提取出相应的监控图像进行具体分析。在路况复杂,摄像头繁多,或视频不清晰的情况下,这样的处理方式十分耗时耗力。
同时还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嫌疑人离开摄像头A的视野范围后从摄像头B附近通过,但因为摄像头B的拍摄角度原因,嫌疑人并未出现在摄像头B的视野中,从而在摄像头B拍摄的监控图像中不能发现嫌疑人,从而导致嫌疑人从监控图像中消失。
此外,由于摄像头A的拍摄角度原因,尽管嫌疑人就在案发地,但该嫌疑人并未出现在摄像头A的视野中。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识别监控图像,并不能及时发现嫌疑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合轨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给采集到的电子身份标识添加时间戳以得到身份标识信息,并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进行合轨处理以形成流媒体文件,其中电子身份标识的时间戳与视频图像的时间戳同步。从而在通过视频监控图像查找嫌疑人时可通过使用电子身份标识来实现嫌疑人追踪,无需人工排查多个摄像头所拍摄监控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合轨方法,包括:
接收视频采集装置采集的视频图像和身份标识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子身份标识;
以指定格式存储电子身份标识,并添加时间戳,以得到身份标识信息;
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进行合轨处理,以形成流媒体文件,其中身份标识的时间戳与视频图像的时间戳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进行合轨处理包括:
将身份标识信息与视频数据中的预测帧进行合轨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身份标识为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定格式为XML格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时间戳信息,在流媒体文件中查询与时间戳信息相对应的电子身份标识和/或视频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子身份标识,在流媒体文件中查询相应的视频图像和/或时间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