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4269.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柯志新;陈思彦;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出线 组件 真空 断路器 | ||
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包括一个导电夹、一个软连接件、一个第一散热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件。导电夹包括两个相对的主平面、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邻。软连接件具有一个弯折端和一个开口端,开口端的两个接触面相对并能够分别焊接于主平面。在软连接件焊接于主平面后,弯折端位于与第一侧面相对的导电夹的一侧。第一散热件能够固定于第一侧面。第二散热件能够固定于第二侧面。上述出线组件能够减小软连接件与导电夹之间的电阻,且可以快速释放极柱内的热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出线组件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线组件,尤其涉及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出线组件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通常具有一个绝缘壳体。壳体内容纳有一个真空灭弧室。通常,真空断路器置于电气开关柜中,用于断开或闭合电路。在电气开关柜的运行过程中,极柱中的软连接件与导电夹之间的导电连接在流经大电流时会产生较大热量,该热量不易散出,不仅散热结构复杂,而且散热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其能够减小软连接件与导电夹之间的电阻,且可以快速释放极柱内的热量。这种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包括一个导电夹、一个软连接件、一个第一散热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件。所述导电夹包括两个相对的主平面、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所述软连接件具有一个弯折端和一个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两个接触面相对并能够分别焊接于所述主平面。在所述软连接件焊接于所述主平面后,所述弯折端位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导电夹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散热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
由于软连接件的两个接触面直接焊接于导电夹的主平面,消除了接触面与主平面之间的间隙,减小了软连接件与导电夹的之间的电阻,可大大减小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且软连接件和导电夹构成的整体与其他设备导电连通时产生的热量会大量集中在软连接件和导电夹上,通过在导电夹相邻的侧面上直接设置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可快速直接地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在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的另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散热件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散热件能够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第二散热件可增强散热效果。
在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的再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软连接件焊接于所述主平面后,所述导电夹和所述开口端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至少部分地呈锥台状。上述设计可以更容易的使导电夹与极柱的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连接。
在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的又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凹槽,且所述第二散热件具有与凹槽配合的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凸台。采用该设计后,可以更容易的使第二散热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夹,并增大了导热面积,有助于快速散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出线组件的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这种极柱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真空灭弧室、一个下出线座和一个上述出线组件。所述壳体具有一个上容腔和一个下容腔。所述真空灭弧室设置于所述上容腔内,并具有一个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所述下出线座在极柱的周向的一侧穿设于所述下容腔的壳壁。所述下出线座连接于所述弯折端,两个所述接触面分别焊接于所述主平面,所述第一散热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散热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动触头穿设于所述通孔。
在极柱的另一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分别具有数个散热片,散热片沿极柱的轴向延伸。采用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散热片散热。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极柱的真空断路器。这种真空断路器包括一个框架、一套操动机构、两个触臂、两个触头以及一个上述极柱,其中所述极柱和所述操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触臂中的一个将所述触头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极柱的上出线座,而所述触臂中的另一个将所述触头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极柱的下出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