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动脉血气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4224.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彩妹;陆柳雪;何旭红;杨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脉 血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动脉血气针。
【背景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是急、重、危患者的重要监测措施之一,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的可靠方法,对低氧血症的判断、对临床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动脉血样采集方法对血气分析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抽样过程及后期送检时是否与空气隔绝、是否凝血等。即,新型动脉血气针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1.动脉血进入注射器后接触到抗凝剂的时间越早越好;2.应使动脉血与空气隔绝。
而目前,护理人员采用新型动脉血气针从患者的动脉采血完成后,拔出新型动脉血气针的针头并将针头刺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或凝胶套管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空气从针头进入到装有血液的针筒中,从而造成血液标本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降低的现象,导致对血液进行分析无法得到精确的结果,进而无法对病人和临床做出准确的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动脉血气针,该新型动脉血气针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可以有效避免血样与空气接触,从而有效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动脉血气针,包括针筒、与所述针筒一体连通的针座及与所述针座可拆卸连接的针头,所述针筒内具有活塞;所述针座内设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与所述针座的径向内截面相契合,其上设有旋钮,所述旋钮旋转连接所述针座,并从所述圆形挡板所在处向所述针座外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挡板设于所述针座接近于所述针筒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呈T字形,所述T字形的支脚连接所述针座。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挡板和所述旋钮均由医用级聚丙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的外表面设有旋钮套。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套由罗马布或无纺布制成。
由于使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新型动脉血气针通过在针座内设置与针座径向内截面相契合的圆形挡板及用于调节圆形挡板转动的旋钮,来实现新型动脉血气针采血与血样运输两个过程的便捷转换,该设置不仅有效避免了空气与血样的接触,有效提高了的动脉血气分析的准确性,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使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圆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针筒,2.活塞,3.针座,4.针头,5.圆形挡板,6.旋钮,61.旋钮套。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动脉血气针,包括针筒1、与针筒一体连通的针座3及与针座可拆卸连接的针头4,针筒内具有活塞2,以上设置构成了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采血的基本结构。
其中,针座内设有圆形挡板5,圆形挡板5与针座3的径向内截面相契合,其上设有旋钮6,旋钮6旋转连接针座3,并从圆形挡板5所在处向针座3外侧延伸,其用于控制圆形挡板5的左右转动。该设置有利于护理人员根据需要来选择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针座3与针头4的连接状态,当需要采血时,转动旋钮6使圆形挡板5垂直于针座的径向内截面,此时,针座3与针头4连通,患者的血液可顺利进入针筒1内;而当采血完成后,再次转动旋钮6使圆形挡板5平行于针座3的径向内截面,此时,针座3与针头4连通的一端处于封闭状态,从而有利于避免针头4从患者身上拔出时,空气从裸露的针头4进入到针筒1内污染血样的现象发生,因此,该设置在有效避免血样接触空气的同时,提高了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操作的便捷程度。优选的,旋钮6只能调节圆形挡板5在同一90°范围内做往复旋转运动,且旋钮调节一步到位,即圆形挡板5只存在平行或垂直于针座3径向内截面的两种状态,该设置便于提高圆形挡板5转动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血样与空气的隔绝程度和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操作的便捷程度,进而提高本发明新型动脉血气针使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优选的,圆形挡板5设于针座3接近于针筒1的一端,该设置避免了针头4与针座3因 旋钮6存在而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针座3与针头4连接的稳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式坐姿检测装置、坐姿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血糖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