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405.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彬;赵伟博;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9/00 | 分类号: | F02P9/00;F02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点火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检测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获取当前滞后系数,并根据当前滞后系数、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确定预计EGR率;根据当前点火角和预计EGR率确定对应于当前燃烧滞燃期的第一曲轴转角;根据当前曲轴转速确定对应于预定时间间隔的第二曲轴转角;如果第一曲轴转角大于第二曲轴转角,则采用多次点火,否则采用单次点火。本发明的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降油耗、降排放是车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降油耗以及降排放,提出了低压EGR(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Recirculation)系统的发动机,如图1所示,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包括:EGR中冷器1、喷油器2、增压器3、EGR冷却器4、EGR阀5和节气门6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将废气由催化器后引出,引入到进气中冷以前,用冷却后的废气引入缸内,降低缸内工质的温度及比热比,从而可以降低中小负荷的泵气的损失,在大负荷引入EGR后,可以降低压缩终点温度,从而可以向前提点火角,从而提高大负荷的热效率。
然而,发动机引入外部冷却EGR后,由于降低了混合气的温度,因此在中小负荷的燃烧稳定性会降低,随着EGR引入量的增加,需要提高响应的点火能量,以保证燃烧稳定性。虽然多次点火的累积点火能量高于单次点火的能量,如:单次点火时,点火线圈点一次火,能量通常为60mj,多次点火时,每次可以提供40mj的能量,且可以连续工作多次,如五次,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但不同EGR率对于多次点火的需求又不同,如果点火次数控制不准确,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不同工况以及不同的EGR率的情况下,有些适合单次大能量点火,油耗及排放较好,有些适合多次累积能量高的点火,能得到较好的油耗和排放。多次点火是否有助于较好的油耗和排放,取决于在单循环滞燃期的时间内,所实现的点火次数的累积能量是否大于单次点火的能量。也就是说如果此工况滞燃期非常短,使用多次点火模式,可能只有第一次点火是在滞燃期内,第二次及以后的点火,缸内火焰已经开始传播,那么此时多次点火累积在滞燃期的能量只有第一次点火的能量,如40mj,此工况如果使用单次点火模式,可以实现如60mj的点火能量,因此会有更好的油耗及排放表现,故此工况适合单次点火模式。进一步地,如果某个工况滞燃期较长,使用多次点火模式,第一次和第二次点火都在滞燃期内完成,那么滞燃期内累计点火能量为80mj,大于单次点火模式能够实现的60mj,因此,此时使用多次点火模式会有较好的油耗和排放。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点火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获取当前滞后系数,并根据所述当前滞后系数、所述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确定预计EGR率;根据当前点火角和所述预计EGR率确定对应于当前燃烧滞燃期的第一曲轴转角;根据当前曲轴转速确定对应于预定时间间隔的第二曲轴转角;如果所述第一曲轴转角大于所述第二曲轴转角,则采用多次点火,否则采用单次点火。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当前滞后系数,并根据所述当前滞后系数、所述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确定预计EGR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油门踏板开度得到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率;根据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率和所述目标EGR率确定出所述当前滞后系数;计算所述目标EGR率与所述当前EGR率之间的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当前滞后系数的乘积作为所述预计EGR率。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滞后系数随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率的增加而减小,当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率为0-100%之间时,所述当前滞后系数随所述目标EGR率的增加而减小,当所述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率为-100%-0之间时,所述当前滞后系数随所述目标EGR率的增加而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发动机加热装置
- 下一篇:车辆用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