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274.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通讯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和终端,该方法包括:检测NFC设备;当检测到所述NFC设备时,判断所述NFC设备来自于终端的NFC天线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当所述NFC设备来自于所述第一方向时,以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NFC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主动读取模式或被动读取模式。由此,使得被检测的NFC设备只要从特定的方向接近终端就可以直接进入所需要的工作模式,从而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
NFC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卡模式(Card emulation)、点对点模式(P2P mode)和读卡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等三种工作模式。其中,卡模式相当于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IC卡,可以替代大量的IC卡场合商场刷卡、公交卡、门禁管制,车票,门票等等;点对点模式用于数据交换,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连接,能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如下载音乐、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因此通过NFC,多个设备如数码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之间都可以交换资料或者服务;读卡器模式则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比如从海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在这三种模式中,卡模式属于被动读取模式,NFC设备不向外部发射射频场,而是感应外部的射频场,点对点模式和读卡器模式属于主动读取模式,NFC设备向外部发射射频场。
现有NFC设备在工作时,通常以轮询方式来检测外部NFC设备。在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的NFC设备轮询周期中,NFC控制器从NFC Active阶段开始发射射频场(主动读取模式),检测周围的NFC设备,依次检测NFC-A,NFC-B,NFC-F,other(其他类型的NFC技术,如ISO15693)等NFC设备,之后进入卡模拟阶段(被动读取模式),停止发射射频场。
然而,现有的NFC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当两个互相接近的NFC设备都处在发射射频场的状态时,就会首先进入点对点工作模式,如果用户的本意是将其中一个NFC设备作为卡模拟来使用,则需要将作为卡模拟的设备的点对点功能关掉或者将其灭屏;当两个互相接近的NFC设备中的一方处于发射射频场的状态,另一方处于卡模拟的状态,就会首先进入读写器和卡模拟的工作模式,如果用户本意是点对点分享内容,则只能将双方的卡模拟功能关闭再重新尝试交互。因此,现有NFC设备之间的交互往往不能直接进入所需要的工作模式,存在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和终端,以解决现有NFC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通讯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检测NFC设备;当检测到所述NFC设备时,判断所述NFC设备来自于所述终端的NFC天线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当所述NFC设备来自于所述第一方向时,以第一工作模式与所述NFC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主动读取模式或被动读取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当所述NFC设备来自于所述第二方向时,以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NFC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主动读取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被动读取模式,所述检测NFC设备,包括:通过向所述第一方向发射第一NFC射频信号,以检测来自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NFC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