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煤矸石自燃的赤泥基灭火及防自燃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2138.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师杰;王朝锋;曾佳;王春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封明艳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煤矸石 自燃 赤泥基 灭火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煤矸石自燃的赤泥基灭火及防自燃材料,属于灭火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为粉体与水混合制成的浆体,其水灰比0.5‑0.7,所述粉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赤泥65‑75%、熟石灰粉10‑20%、废石膏5‑10%、复合激发剂7‑14%。本发明以工业废渣赤泥、废石膏以及熟石灰粉为主要原料,上述原料均为超细粉体,直接加水搅拌成浆体灌注,无需烘干粉磨等复杂工序,成本低廉、生产和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矸石自燃的赤泥基灭火及防自燃材料。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和选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炭需求日益增长,煤炭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约37亿吨,煤矸石排放总量达到7.5亿吨,2015年煤矸石累计堆存量高达45亿吨,占地面积7500m2,构成大小不一的煤矸石山数千座。这些数量巨大的煤矸石山,约有1/4的矸石山长期自燃。这是因为,煤矸石中含有硫、碳、水成分,硫为可自燃物质,碳为可燃物质,二者构成矸石山的自燃基础,而氧气和水分则是矸石自燃的必要条件。其中,硫以硫铁矿、有机硫、硫酸盐化合态等存在,硫铁矿中的硫是在缺氧的条件下生成并存在于煤和煤系地层之中,呈晶体和结核状态,经采出堆放露天场地后,由于和空气中的氧接触,再加上微生物的作用便会发生氧化,氧化反应过程伴随大量的热量放出,生成H2SO4 ,进一步加速了硫化铁的分解,日积月累,矸石山内部的热量不断累积,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燃点(一般为360℃)时,便可将矸石中的煤点燃,从而使矸石山自燃,而煤矸石自燃时,每m2煤矸石24h放出SO26.5kg、CO10.8kg、H2S和NOX 0.6kg,同时还伴有大量烟尘,不仅污染大气环境、抑制周围农作物生长,还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而且由于煤矸石山属人工再造,自然形成圆锥形状,内部空隙较大,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同时矸石山底部的野风流漩涡大幅增加了矸石山内部的供氧量,促进了煤矸石的快速燃烧,0提高了矸石山内部的氧化升温速度,释放出的热量逐渐在矸石山内部聚积,燃烧温度很高。在高温环境下,矸石自燃产生的可燃气体有可能在矸石山内部发生爆炸,导致矸石山发生坍塌、喷爆或爆炸等事故,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重大问题。
因此,针对煤矸石自燃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的自燃防治措施, 目前,主要包括火区温度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热管深部移热技术、喷洒阻化剂、深部注浆(注水)、挖除火源法以及表面覆盖法。根据煤矸石自燃的特征,在选择防治方法时,需要考虑这种方法是否能够根除矸石内部及表面的自燃点,首先通过勘探测温手段确定矸石燃烧的深度和范围,然后根据存在的燃烧去的范围确定采取的灭火方法。一般第一燃烧区出现在矸石堆积体有裂隙和斜坡的地带,温度在40-170℃之间;第二燃烧区在堆积体表面下2-3m区域内,温度在300-700℃之间;第三燃烧区位于堆积体延伸7-10m的范围内,温度在700-1200℃。对于仅存在第一燃烧区的小型的矸石堆积体,可以通过表面封闭法等处理;对于存在第二燃烧区的中型矸石堆积体,应该采用浅孔注浆为主的方法处理;对于3个燃烧区并存的大型矸石堆积体,必须采取以深孔加压注浆为主的方法治理。因此,注浆法是目前国内外在治理煤矸石山自燃时最广泛采用,也最为有效的灭火方法。煤矸石山自燃后一般采用打钻注浆法或石灰乳注浆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大学,未经开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