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场磁力驱动型旋转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761.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江;李伟莉;侯中兰;周洪星;贾梦立;高书凯;崔小毛;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磁力 驱动 旋转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磁场磁力驱动型旋转调节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增压发动机废气旁通系统的磁场磁力驱动型旋转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是一种利用内燃机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的技术。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并不比1.8L发动机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不过在经过了增压之后,发动机在工作时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涡轮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想要为发动机的燃烧提供足够空气,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好,涡轮增压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现有的涡轮增压系统都不能较好地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
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兼顾发动机的高低转速工况,涡轮增压器往往有带有废气旁通阀,但是废气旁通阀都离涡轮较近,造成阀体温度较高,且必须通过发动机进气压力来调节,不能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进行自我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磁场磁力驱动型旋转调节系统,使涡轮废气旁通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自我调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进气管、空滤、压气机、发动机、排气管、涡轮、催化包、放气管、调节体、调节板、控制体、拉伸轴、拉伸杆、第一弹簧、移动体、第二弹簧、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镶嵌槽、旋转轴,发动机的进排气道分别与进气管、排气管相连通,空滤、压气机依次连接在进气管上,涡轮、催化包依次连接在排气管上,放气管的一端与发动机、涡轮之间的排气管相连通,放气管的另一端与涡轮、催化包之间的排气管相连通,放气管的中间部位与调节体相连通,调节板布置在调节体内,控制体的上部为长方体结构,控制体的下部为柱状结构,移动体布置在控制体的上部,移动体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控制体的顶部壁面相连接,第一磁铁与移动体的底部固结在一起,旋转轴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控制体的下部前壁面后镶嵌在下部后壁面上,镶嵌槽阵列式布置在控制体内的旋转轴上,第二磁铁布置在镶嵌槽内,第二磁铁的内侧壁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旋转轴相连接,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同极相对,拉伸轴的一端与移动体相连接,拉伸轴的另一端与拉伸杆的顶端相连接,拉伸杆的底端穿过调节体的上壁面后与调节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第一磁铁的纵截面为圆弧型,第二磁铁的纵截面为长方形,旋转轴的轴线与控制体下部柱状体的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废气旁通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连续可调,从而兼顾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控制体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管,2、空滤,3、压气机,4、发动机,5、排气管,6、涡轮,7、催化包,8、旁通管,9、调节体,10、调节板,11、控制体,12、拉伸轴,13、拉伸杆,14、第一弹簧,15、移动体,16、第二弹簧,17、第一磁铁,18、第二磁铁,19、镶嵌槽,20、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反应釜传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弯折的旋转动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