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689.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严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聚像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内窥镜 物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包括从物体侧起依次连接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滤光片、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图像传感元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滤光片、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图像传感元件均以空气为间隔分离设置,第一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大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凹面朝向像侧面的负透镜,第二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凸面朝向物侧面的正透镜,第三透镜为正透镜,第四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凹面朝向物侧面的负透镜。本发明采用全分离式的组成结构,结构简单,工艺制作成本低,避免了高低温下胶合元件易导致失效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内窥镜采用的是常温下浸没消毒方式,常温浸没消毒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概率,在微创手术中使用的硬质内窥镜,由于需要更高的消毒等级,采用了高温高压进行灭菌,为了降低感染概率,采用消毒等级更高的高温高压方式进行灭菌操作将更有利于电子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内窥镜物镜,大部分采用了光学胶将两片不同材料透镜进行胶合组成胶合镜用于降低光学系统的像差,但胶合镜在高低温循环变化下存在失效风险,一方面胶合镜用的光学胶在长时间高温加热时易由无色透明状态变化至有色状态,进而导致吸光度增加,图像亮度降低并最终失效;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像差,胶合镜是将两种不同光学材料进行胶合。在高低温循环变化时,物体在不断地热胀冷缩,由于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长时间高低温循环下所产生的应力容易导致胶层老化至两片玻璃开裂失效。
此外,胶合镜意味着更复杂的结构和工艺,结构的复杂度和加工工艺的难度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也降低了产品可靠性和寿命。
内窥镜物镜视场角通常达到140°,属于超广角光学系统,超广角成像的条件下,由于光线在光学表面入射角度过大,使得像散和像面弯曲显著,以往的内窥镜物镜,为了降低像散和像面弯曲的影响,采用包括胶合镜在内的镜片组合,但其结构复杂,工艺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以解决现有内窥镜物镜结构复杂、工艺难度高和避免高低温下胶合元件易导致失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包括从物体侧起依次连接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滤光片、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图像传感元件;
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滤光片、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图像传感元件均以空气为间隔分离设置;
第一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大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凹面朝向像侧面的负透镜;
第二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凸面朝向物侧面的正透镜;
第三透镜为正透镜;
第四透镜为物侧面曲率半径小于像侧面曲率半径,且其上的凹面朝向物侧面的负透镜;
全分离式内窥镜物镜满足下述条件:
-1.0f1/f-0.9
1.1f12/f342.1
-1.1f4/f-0.9
其中,f为物镜整体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合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
优选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满足下述条件:
0.4d2/(n2*d3)0.6
-0.7r2/r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像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聚像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载消热差中长波红外双波段望远成像物镜
- 下一篇:一种广角低畸变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