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滑石型铜镍硫化矿的全泥浮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234.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开乐;闫武;王晓慧;廖祥文;熊述清;陈炳炎;刘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滑石 型铜镍 硫化 浮选 方法 | ||
1.一种适于滑石型铜镍硫化矿的全泥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铜镍硫化矿原矿进行一段磨矿,然后对一段磨矿产品进行筛分,分出-0.074mm及+0.074mm粒级部分,其中的+0.074mm粒级部分进入二段磨矿,-0.074mm粒级产品与二段磨矿得到的产品合并作为入浮样品;
(2)向步骤(1)的入浮样品中依次加入浮选活化剂、疏水矿泥分散剂、捕收剂和抑制剂充分调浆后,充入空气进行铜镍粗选,得到铜镍粗精矿和粗选尾矿;
(3)对步骤(2)所得铜镍粗精矿进行精选,对粗选尾矿进行扫选;
所述疏水矿泥分散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组分A:15~60份;组分B:3~15份;水:600~2500份;
所述组分A为低分子量聚丙烯酸;所述组分B为碳酸钠、烧碱、苛性钾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铜镍硫化矿原矿磨细采用阶段磨矿,达到入浮样品选择性解离的目的,入浮样品粒度为-0.074mm的含量占8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精选的次数为三次,每次精选得到各自的精选中矿,最后一次精选除了得到精选中矿外还得到铜镍精矿,精选一、二、三中矿分别为第Ⅰ中矿、第Ⅱ中矿、第Ⅲ中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扫选的次数为三次,每次扫选得到各自的扫选中矿,最后一次扫选除了得到扫选中矿外还得到最终尾矿,扫选一、二、三中矿分别为第Ⅳ中矿、第Ⅴ中矿、第Ⅵ中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浮选活化剂为小分子酸,所述小分子酸为苹果酸,所述捕收剂为戊基钾黄药和Mac-10,所述抑制剂为田箐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化剂的使用量为1000~1500g/t原矿,所述戊基钾黄药的使用量为180~200g/t原矿,所述Mac-10的使用量为50~100g/t原矿;所述田箐胶的使用量为500~800g/t原矿,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使用量为50~100g/t原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精选中加入的戊基钾黄药为35g/t原矿,Mac-10为15g/t原矿,田箐胶为50g/t原矿,羧甲基纤维素钠为20g/t原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扫选加入的小分子酸为400g/t原矿,疏水矿泥分散剂为100g/t原矿,戊基钾黄药为35g/t原矿,Mac-10为10g/t原矿,田箐胶为20g/t原矿,羧甲基纤维素钠为10g/t原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Ⅱ中矿与第Ⅲ中矿合并,集中返回至精选一工序再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Ⅰ中矿与第Ⅳ中矿、第Ⅴ中矿和第Ⅵ中矿合并,集中返回至铜镍粗选工序再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800~10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分子量为8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矿泥分散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组分A:16份;组分B:4份;水:6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2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碎纸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土矿分级浮选脱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