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034.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蕴毅;盛爱红;吴凯;王超林;李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大元凯生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废弃物 处理 有机肥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处理桶(20),所述处理桶(20)包括设置在桶身(21)上部的桶盖(22)和设置在底部的桶底(23),所述桶盖(22)半面盖体(221)可绕设置在桶盖(22)上的铰接轴(30)转动,所述桶腔内设有搅拌器(24),处理桶(20)上设有吸气管(25),吸气管(25)的另一端与真空泵(30)相连,所述的处理桶桶底(23)可沿径向移动至闭合位和开启位,处理桶(20)的桶底(23)与设置在机架(10)下方的圆盘造粒机(4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20)与圆盘造粒机(40)之间由收口状的柔性软管(4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4)的半径与处理桶(20)的桶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23)上设有沿底面外延的耳板(26),耳板(26)上设有通孔(2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桶(20)的内壁为不锈钢材质。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装置的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茶叶废弃物、人蓄粪便、纤维素酶、天然矿土、淤泥、EM菌液,备用;
(2)将茶叶废弃物与纤维素酶混合均匀,进行堆料、酶解,粉碎后得到茶叶粉;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茶叶粉与人蓄粪便、天然矿土、淤泥搅拌均匀后,调节含水量为20~45%,再加入EM菌液,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装入发酵罐;
(4)将发酵罐抽真空,然后在25~50℃下密封发酵10~20天,得到发酵产物;
(5)步骤(4)所得发酵产物导出罐体后,导入到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干燥,灭菌,得到有机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的工艺为将茶叶废弃物在25~60℃下堆放1-5天后,堆料时堆肥中的含水率为38~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发酵工艺为将茶叶废弃物与纤维素酶在27~32℃下发酵12~7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与茶叶废弃物的质量比为(0.001~0.0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肥含有低聚糖、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酸、铜、铁、钼、锌、锰、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大元凯生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凯生物能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大元凯生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0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