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0411.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张雅琦;程建;汤正阳;张军;刘俊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7/00 | 分类号: | F16C3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漏水 事故 轴承 油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轮发电机组设备,特别是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轴承油水冷却器作为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很重要的冷却装置,能将导轴承和推力轴承产生的热负荷通过油箱里的润滑油吸收,再经过油冷却器释放给冷却介质(水)。
传统的轴承油冷器采用管壳式单管壁结构,换热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冲刷腐蚀、管材缺陷、制造缺陷等因素容易产生裂纹甚至破裂,导致冷却器漏水,造成润滑油乳化,影响润滑效果,严重时导致轴承受损、机组停运。
对于单管壁结构的油冷器,在裂纹较小的时候,微量渗漏难以被察觉。待裂纹增大,渗漏加剧时才被发现,此时已给主设备造成各种难以预期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水冷却器,能够解决现有单管壁结构的油冷器,在管壁破裂后,直接会对主设备造成毁灭性损坏,无法补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水冷却器,它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在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是由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构成的管状结构,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均为单层壁结构,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至少1个向一侧倾斜的环板,分别与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连接,倾斜的环板位置低的端部设有泄流孔,密封腔底部与安装于壳体外的探测器连接。
上述换热管至少有2根,换热管为柱状管,第二管壁环绕在第一管壁外面,且第二管壁和第一管壁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多根换热管的密封腔相互连通。
上述环板为导热环板,导热环板为环形薄金属板。
上述探测器为红外光电泄漏探测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水冷却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论是位于内侧的第一管壁还是位于外侧的第二管壁出现渗漏,都能触发红外光电渗漏探测器,然后红外光电渗漏探测器报警,这样在另一层管壁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预先发现渗漏故障,确保在设备仍能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安排设备检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为图2在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预防漏水事故的轴承油水冷却器,它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进油口5、出油口6、进水口7以及出水口8,在壳体1内设有换热管2,换热管2是由第一管壁9和第二管壁10构成的管状结构,第一管壁9和第二管壁10均为单层壁结构,第一管壁9和第二之间形成密封腔4,密封腔4内设有至少1个向一侧倾斜的环板11,分别与第一管壁9和第管壁10二管壁10连接,倾斜的环板11位置低的端部设有泄流孔12,确保在第一管壁或第二管壁发生渗漏时,渗漏液体能顺利下流至密封腔底部,从而触发红外光电泄漏探测器工作,以警示工作人员;同时,采用这种结构,在另一层管壁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预先发现渗漏故障,确保在设备仍能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而且能有效避免管壁破裂,不同介质混合,防止出现对主设备造成毁灭性损坏的情况的发生;密封腔4底部与安装于壳体1外的探测器3连接。
进一步的,换热管2至少有2根,换热管2为柱状管,第二管壁10环绕在第一管壁9外面,且第二管壁10和第一管壁9之间形成封闭空腔4,多根换热管2的密封腔4底部相互连通,因此多根换热管中任意一根换热管的管壁破裂时,通过一个红外光电泄漏探测器就能很好的监测,降低了监测成本。
更进一步的,环板11为导热环板,导热环板为环形薄金属板,这样将环板11用于本装置中,能保证第一管壁9与第二管壁10之间充分进行热传导,确保介质之间高效率换热。
所述探测器3为红外光电泄漏探测器。
其中,红外光电渗漏探测器3采用红外光电原理,当换热管2外管壁或者内管壁出现渗漏,油或水进入密封腔4,渗漏液体通过密封腔4底部流道接触到传感器表面时,使其光线路径改变,红外接收管处于截止状态,从而触发反向器翻转,输出呈现低电平吸收电流状态,及时准确报告渗漏情况,并产生声音告警。
很多型号的红外光电渗漏探测器都能适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以本发明没有特别指定红外光电渗漏探测器的型号,本说明书不再深入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刀具检测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两线两硬机床结构